尤其現在,大部分的城鎮居民都有醫保,基本不構成壓力。
“……”
顧璵索性一揮手,佈下禁制,道:“王琦說的沒錯,果然是大動作,嘗鼎一臠啊!”
“呵,現在是感冒藥,以後保不齊出來什麼補氣散,強身膠囊,一秒續命膏。等過兩三代人,國民的身體素質整體提高,嘖,確實很有遠見,也很賺錢。”小齋道。
“甭管誰在那個位置,都會為自己家族考慮。咱們消極點說,只要在獲益的過程中,吃相不那麼難看,還能顧及幾分民生,其實就挺不錯了。”顧璵道。
這三種新藥,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有!
那幕後把持的頂級權貴,能不能賺到錢?更有!
在多數國家,這已經是非常良心的結果。
倆人嘀嘀咕咕的,嘴唇一直在動,卻沒傳出任何聲音。司機師傅開了一會,似有察覺,便往後視鏡瞄去。
顧璵自有感應,本想閉口不言,誰知小齋一摟脖子,硬生生壓低,開始用舌頭吊打他的嘴唇。
得!
師傅一瞧,只能暗歎人心不古。
…………
“好一派仙家氣象!”
顧璵拎著箱子,抬眼望著那三扇朱漆大門,言不由衷的感嘆。
“噫,太假了!”小齋特嫌棄。
“到了人家宗門祖庭,不都得這麼說麼?”他理所當然的吐槽。
天師府如今也是景點,今日卻不見遊客,那三扇朱門左右緊閉,中門大開,顯然早有準備。
“二位可是顧居士和江居士?”一位知客上前施禮。
“正是,特來拜會張天師。”顧璵還了一禮。
“家師就在內府等候,請隨我來。”
說著,知客帶他們進院,先拐到寮舍安頓行李,然後才到了三門。
三門便是天師府的私第,進門先是院牆,過院牆則是天師殿,由三個廳組成。前為過廳,中為客廳,後為內宅。
張金通就盤坐在內宅榻上。
此人年近六十,面色枯黃,顯得不太精神,頗有鬱結之相。他穿著普通的藍布大褂,似在閉目養神。
說起嗣漢天師府,那就是一堆爛賬。
夏國建朝後,對宗教勢力進行打壓,無論佛道。第六十三代天師不堪壓力,流落海外,以至本土一度沒有天師尊位。
老天師有個侄子,在海外立壇,自稱第六十四代。
張金通本是外戚,為老天師的外孫,後來政府允許傳道,他就被扶持起來,也改了姓氏。而那個張妙賢,卻是正兒八經的張氏後裔,為老天師弟弟的孫子。
結果被排擠到西山萬壽宮,做個吊兒郎當的主持。
所以說,張金通是半路出家,身份一向難以服眾,坊間時有詆譭傳言。不過他對龍虎山的貢獻不小,修復古觀,發揚道統,還培養出張守陽這樣的嫡傳。
“師父?師父?”
知客道人進來,喚了好幾聲,張金通才睜開眼,道:“哦,客人到了?”
“到了,就在客廳呢。”
“嗯,你下去吧,我去招待。”
他把徒弟趕出去,先整了整衣冠,才邁步到了客廳。只見一男一女正坐著喝茶,端的是風流卓異,飄逸出塵。
(啊,我自己打臉了,身體狀況實在不佳,今天就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