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姐姐姐夫也表示期待。
沒辦法,他們太需要人手了,根骨好又值得信任的人極少,小堇是唯一一個。政府那邊的微妙變化,逃不過他們的感覺,必定在搞什麼小動作,有信心打破平衡。
倆人無意與政府對抗,所做的都是為了自保和尋求大道。
“呼……”
顧璵抿了一口茶,又吐出一口氣,抬眼四望,目光落到南岸的那片稻田上。他瞧了半天,忽道:“10月就要收割了,還真弄幾臺機器上來?”
“不弄怎麼辦?我們就三個人,還抱個石臼杵米麼?”小齋道。
將稻穀變成大米,起碼要經過六七道工序。現在是機械化,有那種脫殼、碾米一體的小型機器,非常方便。
當然顧璵愁的不是這個,道:“這始終是個問題,不只這一年,以後每年都得打理。而且我們種的東西越來越多,光靠自己太費時間了。”
“那就招人嘍,在網上發個訊息……”
小齋忽然來了吐槽慾望,比劃著小手,樂道:“本山因生產經營需要,特招以下人員。要求臨床播種經驗十年以上,男女不限,技術高超者優先;能吃苦耐操,不怕驚嚇者優先。月薪靈石半兩,年底給袋大米。”
嘁!
顧璵懶得理她,又四處瞅瞅,冷不丁想起來:“咦,小秋呢?”
“還沒回來。”
“這天都要黑了,還沒回來?”他很是奇怪。
這三人在山中居住,吃穿用度都要專門購買,雖說可以委託袁家,但像衣褲襪子什麼的,還是自己挑選比較妥當。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他們便會下山採購。為此,袁家還特意提供了一輛車和司機,隨時備著。
今兒中午,龍秋就自告奮勇的去逛街,結果不見人影兒。
如今在內山邊緣,已經架設了訊號塔,顧璵當即打電話找人,那邊竟然沒反應。這就有點擔心了,正決定下山去找,卻見龍秋顛顛回來了,而且一臉鬱悶。
“怎麼了這是?”
小齋看她空著手,奇道:“你沒去市裡麼?”
“沒有。”
龍秋搖搖頭,道:“我下山路過紅梅街,哦不對,是路過那個村子。剛好有個人中暑了,我就去幫忙,然後又有人不太舒服,我又看了看。後來有個小姑娘請我吃西瓜,我就去她家裡,一直呆到現在。”
“……”
兩位家長對視一眼,都覺得很有意思,顧璵問:“那你怎麼不開心呢?”
“我,我覺得那些人很可憐呀!那個小姑娘說,現在天氣太熱,每天都有人昏倒,可是醫院太滿了,他們進不去,只能吃那種苦苦的藥挺著。”
龍秋頓了頓,一本正經的問:“哥哥姐姐,我們能不能幫幫他們?”
“為什麼這麼想?”小齋笑問。
“呃……”
龍秋稍仰著頭,看著姐姐道:“不為什麼啊!你對小堇說,修道就是修自己的念頭,那我就是想幫幫他們。”
(這幾天腰疼又感冒,狀態實在不好,努力調養恢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