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州城。
果美不惜人力物力的成果是顯著的,廣告海報貼了兩輪,傳單往各家各戶送了兩次之後,宜家門前開始變得冷落,但是全民對這場大戰的議論和期待,都跟著大起來了。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好事,同時還是一件有趣的事。
“打,打起來最好,照我看,還要降幾輪呢,就看能降到哪裡去。”
“是啊,本來我家那個電視也還能用,不過我想著,要是價格真的降到很低,乾脆也換一臺好了……我等等看。”
“宜家又降了沒?”
“又降了。”
“那看來明天又有傳單要來了。”
“是啊。”
這種市場期待的養成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哪怕是本來已經打算購買的市民,都會停手,選擇再等等看。
這種情況正合黃廣義心意。
局面看起來對宜家十分不利。
…………
江媽站在宜家總店旁邊的巷口,看著,看了有小半天了。
“唉。”
江媽嘆了口氣,恨不得衝過去,把那幾個空手離開的客人攔住,再把站在外面看報價的那一群群人都趕進去……感覺就跟被搶了錢似的,有些氣憤,有些揪心。
她可不管什麼市場競爭的合理性,只管我家的錢……你幹嘛來搶?!
“漣漪,漣漪……”
褚漣漪聞聲回頭,看見江媽了,連忙說:“誒。”然後小跑到江媽身前。
“說叫你來家裡吃飯,你也沒來過。”
“啊,我去了趟燕京,呆了一陣子。”
“那你現在……哎喲你都沒空去了吧,這樣阿姨改天給你送過來。就是這……這可咋辦啊?”江媽指了指店門口,說:“我那邊店裡也有傳單送來,而且聽人說,這個果美做得可大,還有背景。打電話問那臭小吧子,他就說讓我放心,你說我怎麼放心?”
“是哦,他,他也是這麼跟我說的。”褚漣漪尷尬笑一下。
“那就這麼耗著?”
“嗯,就這麼耗著,降唄。”為了讓江媽安心,褚漣漪沒敢說這已經是一場註定的燒錢大戰了,改說道:“價格降到一定的位置,關鍵就看廠商了。”
1994年,廠商和經銷商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還沒有到後來的程度,產品出廠價格,付款模式之類的協商都將會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起到很大的影響。
換句話說:部分廠商很可能也要選擇站隊了。
“哦。”江媽無奈應了一聲,本來是希望褚漣漪來給江澈出主意的,結果褚漣漪說她聽江澈的,“那就只能等那小子了。”
“嗯。”
等那小子。
這句話,或者說一種相近的表達,在臨州城漸漸傳開是幾天後的事。
市民絕大部分跟黃廣義的認識一樣,覺得真正與宜家有聯絡的,是服裝廠,是江爸,但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從有趣的角度,願意去相信一個少年傳奇,於是打趣說:
“宜家,在等他們的少帥。”
就像是評書,就像是,吃瓜群眾總是期待故事更精彩的。
所以,這個叫法漸漸傳開了,人們不自覺開始期待——那個傳聞二十出頭的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