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書記目前這一陣的人生樂趣,主要集中在透過變換一個又一個人設,去征服一個又一個圈子,滿滿的都是成就感。
所以當江澈這麼一說,他立即就來勁了。
“都誰啊?”鄭忻峰有點兒激動問。
“這個,不是太好說。”江澈回答。
他口中的這個圈子並不那麼正式,但是有一項立場很一致,裡頭的人,有的捐錢建了92年燕京亞運會主體育場,有的籌備著幫忙祖國買退役航母,有的出資數千萬援建國內頂尖大學科研所,有為內地自然災害屢次慷慨解囊的娛樂圈幕後大佬,他們多數熱心內地投資和公益事業,甚至有的,還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這樣的一個圈子,當然不是現在的江澈能一步踏進去的,那些人,大概會樂於認識一下這個新晉從內地來港發展的風雲人物,必要時給予一些幫助,抬他一手,但是並不至於一下就太過重視……
這回出面的,只是幾個他們的子孫輩。
但是對於江澈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了。
這方面的事,不方便說得太細,江澈簡單介紹了一下,點到為止。
“所以,我們幾個也去嗎?”鄭忻峰這麼問,是因為他現在港城混了一陣,對這些名字已經有一定的印象和認知。
江澈想了想說:“都去吧,其實也就五個人而已。”
五個人裡,陳有豎和曲冬兒自然不會有任何意見。
剩下鄭書記和胡彪碇同時開口:
“這麼重要的人,我去,會不會不合適啊?”老彪這麼問,是因為他怕自己到時候待人接物做不妥當,壞了江澈的事。
“那我這回,來個紅三代,怎麼樣?”這一句,是鄭書記問的。
江澈有些無奈地看他一眼,轉回去,先對胡彪碇說:“你就做你自己就好,不用擔心,那些人既然找來,肯定已經瞭解過你。咱們太刻意,反而落了下乘。”
胡彪碇點頭,放下心來。
江澈這才轉回跟鄭書記說:“這次消停一點好不好?拿個真實身份,就你上次拿到那個,南關省優秀青年企業家,就很好。”
鄭書記點頭,想了想,又問:“那優秀青年企業家加紅三代,怎麼樣?”
江澈:“……為什麼一定要加紅三代?”
老鄭:“不加點什麼,總感覺差點意思。而且,我爺爺,是真的當過兒童團小團長,給解放軍放過哨,送過信的,要不是後來太著急娶媳婦兒生娃,沒準現在真就是將軍了。”
江澈:“你爺爺不是算命的嗎?”
老鄭:“他老人家一身很多身份。”
江澈:“……”
…………
同一天。
港島沙宣道33號,一幢亞洲難得一見的古堡式建築,名為“Stone Manor(石頭莊園)”。
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坐在躺椅上,聽完三兒子說話,不禁莞爾,點了點頭,笑著問:“所以,咱們家預備讓誰去?”
“還沒想好,我想著,大概公司裡挑個人去就行。”霍真宇回道。
老人搖了搖頭,說:“還是你去吧。”
霍真宇錯愕一下,因為這面子給的,有點大。
“我剛想了想,好像已經有很久,我沒在港島見到一個這麼有趣,而且有能力的內地年輕人了。”老人饒有興致地笑著解釋,然後說:“你有粵省政協的名譽身份在身,出面接待一下這個新晉來港發展的風雲年輕人,本也說的過去。”
霍真宇一聽,猜測老人知道的大概比自己更多,忙應說:“好。”
老人說:“也不必太慎重,主要讓他們年輕人去聊,你露個面就好。”
“嗯,知道了。”
父子倆又聊了幾句。
霍真宇走的時候,被老人在身後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