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上旬的盛海真正有了些秋天的模樣,林俞靜穿著黑色外套,抱著書本走在校園裡,她的頭髮又長了。
合併前的盛海城市建設學院,男多女少的學校裡,一個像林俞靜這樣的姑娘,總是能掀起很多波瀾的,可是林姑娘波瀾不驚。
沿路跟幾位路過的同學打了招呼,林俞靜偏頭看一眼漸漸開始發黃的闊葉喬木,有點小難過。
她並不知道,這座城市和那個人之間其實有著那麼緊密的聯絡,來盛海幾個月了,她走過他睡過的車站,逛過他進貨擺攤的市場,路過過他的旗幟,還好奇過那些人在幹嘛。
信已經寫了好幾封了,江澈一直沒有回信,更別說來看她。
“可憐我一來就在寢室吹牛,說男朋友會來看我,好丟人啊。”
“再也不給他寫信了。”
“忘光光……從這裡走回宿舍,就把他忘光光。”
林俞靜走到宿舍區門口,隨意地一瞥,看到了崗亭里正在讀報的大爺,其實沒看見大爺,因為一份《新晚報》正在他面前立著呢。
“曲冬兒?”
林俞靜一眼就認出來了報紙上的那個小姑娘是誰。
她走近些,準備問老大爺討來看看,結果聽到呼嚕聲……果斷拿了就跑。
“你們看,這個就是江澈拍的照片。他要管那麼多孩子,太忙了,都沒空來看我。”趁機給自己找了個小藉口,林俞靜開心地把報紙展示給室友們看。
剛剛說的忘光光……她忘光了。
【階梯】,第一組三張照片。
第一張是曲冬兒當時攀登的畫面,取名很樸實,就叫“上學的路”。
第二張曲冬兒回頭燦爛地笑著,但同時臉上還掛著淚珠,沒有獨立名稱,留白讓讀者自己品味。
第三張,正在開鑿石階的父親手裡還握著鑿子和錘子,只露出一張黝黑樸實的側臉,扭頭看去,嘴角上翹,精靈般的小丫頭沿著山路奔來,興奮雀躍,這張照片的名字叫做:爹爹,村裡來新老師了。
“這小姑娘眼睛好漂亮啊。”
“對啊,看得我心疼死了。”
“好想抱抱她。”
“我要去給她捐款。”
“可是沒有地址,也沒有署名啊,只寫了希望工程,讓同一藍天下的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
林俞靜得意了,開心說:“她叫曲冬兒,就是江澈的學生,跟我也特別好。還有,拍這個照片那天……我,我就在路上等他們。”
照片屬名不是江澈,《新晚報》轉載註明的是《南關青年報》記者餘時平,所以林俞靜專門強調了一下。
室友們開始起鬨,說要看看江澈。
林俞靜這才發現自己連一張他的照片都沒有,心突然就空了一下。
給馮芳打了個電話後,她拿了帶香味的信紙,咬著筆頭想了半天。
【為什麼都不給我回信?告訴你,大學裡特別多男孩子給我寫情書,你再不回信,我就收來看看。】
【寫完這封信,我就把你忘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