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回來了一堆高中教材,卻基本上只是堆在那裡。
時間慢慢已經走到了三月的尾巴,屬於襯衫的季節開始了,男孩子裡頭穿一件T恤或背心打底,外面的襯衫釦子不扣,騎車的時候,風帶起衣袂翻飛。
白衣飄飄的年代,腳踏車後座的姑娘,沒忘吧,多少年後她大概依然在心裡,偶爾想起,依然是春風十里,不能及。
只可惜連衣裙還得晚一些才會拿出來,而且這年頭裙子太長,對於這點,江澈很失望,因為他的審美是腿——這絕對不是92年的審美標準。
總體而言這段時間日子很悠閒,每天保持聽收音機,關注報紙,平常跟好友同學混混、鬧鬧,上課下課,餐廳和小館,心態變得年輕不少。
就連隔壁醫護學校的舞會,江澈都去了兩場。
事實證明,重新單身的江澈同學,其實還是挺有市場的,別人多數是請姑娘跳舞,他在醫護學校那邊遇上了兩回主動的,一個純看臉,一個出於同情,因為瓊瑤劇的關係,“悲劇”色彩濃重的江澈同學,得到了小護士同情的安慰,呢喃耳語和柔軟的腰肢——要是制服就更好了。
江澈的風生水起氣得鄭忻峰不得不現場“擦玻璃”(霹靂舞)挽回顏面,用港片裡的話說,附近每所學校的舞會,都是他鎮的場子。
當然,江澈也在這段時間裡不可避免的認識了蘇楚。
蘇楚叫江澈枕頭,這個綽號慢慢被她叫開了。
怎麼說呢,這姑娘別說江澈沒那個心思,就是他有,也跟她曖昧不起來,這是一個自來熟的哥們,外加惹人厭的毒舌,身上還帶著一身嬌生慣養寵出來的毛病。
在這個時代她的個性初接觸會被很多人討厭,被絕大多數人難以接受。
毒舌當有趣這件事,這個時候還不行,善意的都不行,你說一句別人是“吃貨”,別人會當你罵她是飯桶,你說一句“你個妖豔賤貨”,人就得為了人格尊嚴跟你拼了。
江澈還算好,畢竟是見過了10年代新新人類和網路時代個性張揚的人,包容性大一些,交往不多的情況下,相處得還行。
此外,他和葉瓊蓁之間,也可以正常點頭打招呼了。
不避人,一次,兩次,三次,確如江澈所說,很快就沒有人再在意和特意關心。
然後僅此而已,葉同學依舊繼續為了她遙遠的出國夢,一步一步堅實地走著。
……
……
相比江澈這邊的毫無進展,江爸江媽倒是以一個農民的勤懇和惜時,雷厲風行地開出了他們的店。
店址距離江澈的學校不遠,步行20分鐘左右。
這家店就如江爸之前計劃的那樣,投資不大,江澈參與得也很少……就兩次。
第一次,是爸媽拿出了兩個備選方案,服裝店和小賣鋪,問他的意見。
這就是這個年代一般人都會想到的生意開端,如果我們去給九十年代做生意過來的人做個調查問卷,就會發現,其中半數開過服裝店。
江澈當時想了想,對爸媽說,從與人接觸、交流,豐富進貨渠道,價格談判等角度,小賣鋪的鍛鍊意義可能會小一點。
於是江爸果斷選擇了服裝店,搭配賣鞋,新興的旅遊鞋。
其實小賣鋪也可以慢慢往超市方向去做,說不定還能有突破性的效果,但是目前而言,讓爸媽積累經驗還是首要的,他們的能力,也還沒辦法建立起一間獨立超市,因為這個年代不同後來,渠道性的東西還沒建立,選貨和進貨,都不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