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院的行政級別和科技部一樣,都是正部級,所以,一直以來,國科院提交給科技部的專案轉化報告,就是走個形勢。
通常一週之內,就能完成批覆。
這次,兩週了還沒回音,柴高寒已經預感到出了問題。
齊廣太的說法,也算是印證了他的猜想。
於是,柴高寒在電話裡,詳細講述了人工智慧大模型專案選址的全過程。
對於這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重點專案的商業轉化,國科院領導班子實際上是非常重視的。
幾經考察之後,才確定了江北省。
而之所以選擇江北省,只要一個原因,那就是江北省給得太多了。
在洽談過程中,江北省委省政府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
其中,最能打動國科院的一點就是,為國科院免費提供兩千畝的土地,用於國科院籌建中的第二科學技術大學。
於是乎,國科院直接就和江北省委省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
但這一步,戴浩淼院士並沒有參加。
得知自己的專案要落在江北省,戴浩淼院士明確反對。
因為,他們整個團隊都在京城,更希望商業轉化在京城進行,一方面是京城的配套足夠好,一方面是方便對接。
為了平復戴浩淼院士的情緒,國科院的領導輪番上陣,承諾只要在江北省內,具體選址由戴浩淼說了算,以及戴浩淼可以選擇任意社會資金,進行商業化的合作,這才堵住了戴浩淼的嘴。
誰知道,戴浩淼直接選了一個偏遠山區的偏遠鄉鎮。
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國科院的領導班子,總不能出爾反爾,一番討論後,最終他們還是同意,讓人工智慧大模型專案,在青山市瀾滄縣王寨鄉落地。
齊廣太聽完柴高寒的講述,依舊有些迷糊。
“戴院士沒有解釋選擇青山市瀾滄縣王寨鄉的具體原因嗎?”
齊廣太又在電話裡問道。
“解釋了,具體有四個原因。”
“第一,他曾在王寨鄉插隊,對王寨鄉有感情。”
“第二,王寨鄉只是現階段落後,一年後,所有在建專案起來後,將是全國十強鄉鎮的水平。”
“第三,合作方恆達集團,傾向王寨鄉。”
“第四,王寨鄉的領導幹部比起江北省其他地方的領導幹部,更加務實,能夠保證落地效果。”
以上這四個原因,是戴浩淼院士,在會議中直接說明的,除了第一個原因,後面的三個原因,會後更是以書面形式,進行了提交。
“行,我都知道了。”
“我會如實向部裡的領導講明。”
“最終的批覆結果,還得由部裡的領導決定。”
已經很晚了,齊廣太不再耽誤柴高寒更多的時間。
結束通話電話後,齊廣太陷入沉思。
他也是做過專案的,也搞過科研轉化。
平心而論,戴浩淼院士選擇王寨鄉的幾個理由沒什麼問題,特別是第一條,可以說是極其充分。
比如他的祖籍是湖東省,如果有機會給家鄉謀福利,他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家鄉。
只不過,這種理由只能關起門來說。
由此可見,戴浩淼沒把國科院的領導當外人,柴高寒也沒把他當外人。
給柴高寒打電話前,齊廣太一度懷疑是宋思銘利用葉家的影響力,才拿下人工智慧大模型專案,但事實好像並非如此。
至少,戴浩淼的選址理由中,和葉家沒有任何關係。
但這也讓齊廣太陷入兩難。
從個人角度,他是國科院系統出來的,理應在這個件事上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