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如雲能看上宋思銘也算有情可原。
不過,齊廣太更為關注的,還是瀾滄縣王寨鄉這個地方。
因為,年前,他收到了一份國科院遞交上來的報告。
報告內容是戴浩淼院士團隊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商業轉化。
商業轉化的選址就是江北省青山市瀾滄縣王寨鄉。
對於把這麼一個高精尖專案,放到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地區,無論齊廣太個人,還是部內領導,都有些難以理解。
在他們看來,這種高精尖專案,理應放在國內的幾個超一線城市,哪怕是江北省的省會江臺,都不夠格。
可戴浩淼院士團隊,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選擇了一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到時候人的問題怎麼解決?
那些高科技人才能接受去窮鄉僻壤工作?
連人都沒有,怎麼轉化?
正因為存在諸多異議,那份本應該在年前批覆的報告,直接到現在,還放在齊廣太的辦公桌上。
“宋思銘會不會是專案選址的決定性因素?”
齊廣太隨後就聯想到了宋思銘。
單憑硬體條件,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商業轉化,下輩子都輪不到王寨鄉,所以,只能是軟體起了作用。
而所謂的軟體,說白了就是人。
齊廣太不禁開始懷疑宋思銘是不是靠著葉家的影響力,才拿下這個專案,以此增加自己的政績。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齊廣太思忖片刻,撥通了國科院副院長柴高寒的電話。
“柴院長,過年好啊!”
電話接通,齊廣太先問候柴高寒。
國科院和科技部一樣,是正部級架構,國科院的副院長,是標準的副部級領導,比齊廣太這個副司長高了整整兩級。
“齊教授,不,現在,不應該叫齊教授了,應該叫齊司長。我年前,就想給齊司長打電話,問問齊司長在新的崗位上,適不適應,結果一忙,又忘下了,年紀大了,記性實在是太差了。”
電話那頭的柴高寒笑著說道。
他和齊廣太可是太熟了。
當初,勸說齊廣太回國,幫助科大引進齊廣太的,就是柴高寒。
那時候,柴高寒還是科大的校長。
引進齊廣太沒多久,柴高寒就有了工作上的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