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龐蓓蓓和呂岩提供的影片素材,就不是以宋思銘為核心。
展現拜年的那一部分素材,都是全景,甚至連一個宋思銘的特寫都沒有。
他們作為作品封面的宋思銘頭像,都是透過技術手段,把全景影片放大,再單獨擷取出來的。
“素材一會兒就到,我已經聯絡了駐青山的記者,讓他們抓緊時間補拍影片素材,而且是這次要圍繞著宋鄉長來拍。”
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說道。
“這樣最好。”
剪輯組的人員連連點頭,然後就是等米下鍋。
可不一會兒,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就接到了龐蓓蓓打來的電話,龐蓓蓓在電話裡,將實際情況作了說明。
告知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宋思銘已經不再王寨鄉,去了京城。
“補充的影片暫時沒有了。”
接完電話,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如實對大家說道。
“沒有了?”
“沒有了怎麼幹活啊?”
“駐青山的記者,就不能加加班嗎?”
部門內的人員抱怨起來。
“不是記者的問題。”
“是宋鄉長休假去外地了,沒辦法配合拍攝。”
“預期三四天之後才能回來。”
負責人解釋道。
“那這三四天怎麼辦啊?”
“好不容易摸到門道,總不能停更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
“停更肯定是不行的。”
江北日報的影片賬號漲粉這麼快,量大管飽,也是一個關鍵,突然停了,大好的趨勢就被破壞了。
他想了想,說出解決方案:“剛才,駐青山的記者跟我說,宋鄉長之前在網上,已經小火過一次了,當時是在服務區冒著危險救人,網上有很多不同視角的救人影片,大家把相關影片找出來,二次加工一下。”
“這行嗎?”
大家持懷疑態度。
“有什麼不行的。”
“宋鄉長這個IP已經起來了,我們不深挖宋鄉長的過去,網友也會深挖。”
“而且,我們是黨媒,服務區救人的影片加工出來,也更符合我們的宣傳導向。”
“就這麼幹了!”
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直接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