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支書,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剛才說的這三點,都是你那個兄弟王培基告訴你的吧?”
王培陵那邊說完,宋思銘這邊已推斷出了事情的真相。
“對,都是王培基告訴我的。”
王培陵並不否認。
昨天,他路過百祥酒廠,進去看了看,發現酒廠正一車車的往外出貨。
過去幾年,可從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於是乎,他就找王培基問了問,酒的銷量怎麼突然就起來了。
王培基的解釋是,他將青山制酒廠那些老同事都請回來了,現在,酒廠生產的是正宗的青山醇,所以,銷量才會突然好起來。
不過,王培陵看到包裝上寫的是青山醉,又問王培陵正宗的青山醇,為什麼不用青山醇的名字。
王培基又告訴他,本來要用青山醇的名字,也去市國資委提出買青山醇的商標,談得都差不多了,卻被瀾滄縣王寨鄉的一個酒廠,找關係,半路截胡。
王寨鄉那個酒廠,自己都不產酒,都是用外地的勾兌散酒分裝,再打著青山醇的牌子來騙人,用不了多久,青山醇這個牌子就會徹底爛掉。
王培陵也是愛酒之人,當年就喜歡喝青山醇。
想到這麼好的牌子,就要被毀掉,心中很是生氣。
偏偏這時候盧宏軒聯絡他,要買他手裡百祥酒廠的股份,王培基能給盧宏軒好氣才怪。
為了讓盧宏軒知難而退,他更是提出,先要見宋思銘。
以上,就是全部經過。
確認是王培基在顛倒黑白,宋思銘正色對王培陵說道:“王支書有沒有一種可能,不是我被矇蔽了,而是你被矇蔽了。”
“我被矇蔽了?”
“誰矇蔽我?”
王培陵懷疑地問道。
“王培基。”
宋思銘提醒道。
“不可能,我們是本家兄弟,又是生意夥伴,他不可能騙我的。”
王培陵顯然不會相信。
“王培基可能也不想騙你,但是,他了解你的為人,如果告訴你真相的話,他現在的生意可能就做下去了。”
宋思銘對王培陵說道。
“什麼意思?”
王培陵皺了皺眉。
“王支書,咱們還是從頭說吧!”
“先說你剛才的第一點,青山醇這個商標,是王寨鄉青山醇酒廠,公開拍賣拿下來的,花了三百萬。”
“當時,我就在拍賣現場,王培基也參加了拍賣,但是他只出到了二百萬。”
宋思銘先進行第一步解釋道。
“這樣嗎?”
這話是從宋思銘嘴裡說出來的,王培陵不得不重新思考。
“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這件事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知道,當時,拍賣現場,還有市國資委的領導,青山醇酒廠絕對沒有暗箱操作,真暗箱操作的話,又何至於花三百萬?如今,那三百萬都已經打給市國資委了,王支書你要是不信的話,現在就把轉賬記錄發給你。”
宋思銘說的有理有據。
“不用轉賬記錄,我信。”
王培陵主要還是相信宋思銘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