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
宋思銘不知道蘇建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建議。
“在那種窮鄉,想做出成績實在太難了。”
“應該及時的跳出來。”
“我估計你也沒什麼關係,遴選可以說是你跳出來的唯一機會。”
“而且,這還是省直機關的遴選,真要透過了,相當於一步從山腳到了山頂,你看到的世界也會全然不同。”
蘇建強分析其中的道理。
“但是,我想帶著全鄉的老百姓發家致富。”
宋思銘說道。
“你想是你想,現實是現實。”
“你所在的那個鄉,能成為全市最窮的鄉,肯定是多方面的不利因素疊加到一起了,絕對不是你一個人就能改變的。”
“真想改變現狀,首先得提升自己的實力。”
“你還不如先跳出那個圈子,有朝一日,到了一定高度,再自上而下地,對這個鄉提供幫助。”
“效果肯定比你窩在山裡埋頭苦幹來得強。”
蘇建強掰開揉碎地講著。
連旁邊不在體制內的胡飛白都覺得有道理。
“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對不對?”
胡飛白插話道。
“對,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蘇建強予以肯定。
這一刻,宋思銘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王寨鄉以前的確是青山市最窮的鄉,但是很快就不是了,甚至會一躍成為青山市最富裕的鄉。
可這些,他都沒跟蘇建強說,也沒跟胡飛白說。
當然,也沒說自己是這個鄉的鄉長。
不跟胡飛白說,是因為覺得,現階段跟胡飛白說這些沒有意義,等哪天胡飛白家的圖書生意做到青山再說也不遲。
至於蘇建強,主要是蘇建強一進門就有點兒飄。
宋思銘有點兒看不上蘇建強,而這又是蘇建強的主場。
沒必要非得跟蘇建強爭一個高下。
不如順著蘇建強說,讓蘇建強高高興興地過個年,反正這次聚會後,雙方也沒什麼機會再見面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蘇建強只是表面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