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曲門市崇棠縣姚家嶺村的駐村幹部,武曉麗。”
電話那頭的女人自我介紹。
“你是陳輝的朋友?”
宋思銘馬上反應過來。
昨天,陳輝給他打電話,說有一個朋友是駐村幹部,想借助王寨鄉年貨節,賣一賣村子裡滯銷的山楂。
宋思銘沒想到陳輝這個朋友,竟然是女的。
“對。”
“我是陳老師的朋友。”
武曉麗確認道。
“陳老師?”
“陳輝當老師了?”
宋思銘懷疑道。
“他沒跟您說嗎?他現在在姚家嶺小學支教。”
武曉麗說道。
“支教……”
宋思銘真沒想到,陳輝辭去公職後,會跑到山溝裡支教。
但不管陳輝幹什麼,終究是知道陳輝的下落了。
“宋鄉長,我們已經到年貨節現場了,您在哪裡?”
武曉麗旋即問道。
“會場中間有個主席臺,你過來就可以看見我了。”
宋思銘回答道。
沒有五分鐘,武曉麗出現在宋思銘面前。
武曉麗身高不高,應該不到一米六,身體也比較瘦弱,不會超過一百斤,最重要的是那張臉,黝黑粗糙,一看就是經常風吹日曬。
而這也是駐村幹部的標準形象。
和武曉麗一起過來的,還有姚家嶺村的村支書,姚增來,村委會主任姚增喜,兩人一人揹著一個編織袋。
雙方見面,打過招呼。
武曉麗開啟編織袋,向宋思銘展示姚家嶺村的山楂。
“這山楂質量不錯啊,怎麼會賣不出去呢?”
宋思銘蹲下身子看了看,問道。
“主要還是交通問題。”
“進村的路不好走,需要先用小車,把山楂運到村子外面,再裝到大車上,收購商嫌麻煩,根本不來收購。”
武曉麗解釋道。
“路的問題……”
這個問題,王寨鄉同樣存在,宋思銘問武曉麗,“村裡滯銷的山楂,大機率有多少?”
“三百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