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說,我們花了很長時間調查馬丁的情況,他的父母,妻子,還有朋友,我們統統摸了個遍。我就是那段時間在巴黎的時候偶然遇到你媽媽的。這真得感謝馬丁。
貝諾養過狗,她很喜歡牽著狗沿著塞納河漫步,從莎士比亞書店過橋到聖母院,看著教堂的尖頂,想象和馬丁一起漫步的愜意——她多麼希望馬丁能調到總部工作,那他就可以步行上班了。可惜馬丁現在是越來越忙。不過這條叫雛菊的狗沒多久就病死了,貝諾很傷心,又養了一條。沒多久又病死了,就在馬丁忙著偵破博物館案件期間。貝諾無奈,改為養貓,並且一口氣養了七隻,把它們分別命名為Ja
,Feb,Ma
,Ap
,May,Ju
,Jul,只有Ap
是一隻白貓。2004年7月是她和馬丁認識的月份,那一年她23歲,陽光金黃。馬丁從波士頓回來後,事業順利,但是和伊娃的關係卻一直不溫不火,伊娃和馬丁的母親一直不和,馬丁雖然表面上不聞不問,但內心還是深感不安。伊娃覺察了,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伊娃請了馬丁和他的父母一起去加尼葉大劇院看歌劇,伊娃的一個朋友在裡面擔任演員。馬丁的父母藉故推辭了,馬丁無奈只好陪她,劇名叫《波爾吉賽之戀》,講的是愛而不得愛而復失失而復得的藝術家和他的愛情故事。貝諾在劇中飾演一位愛而不得的女配角,轟轟烈烈的劇情,打動人心的演技,總之貝諾的風采看得馬丁內心波瀾壯闊,澎湃不已。演出結束後馬丁就打定主意要追求貝諾,他和伊娃加深了冷戰,並藉口自己患有嚴重的巴黎抑鬱症和伊娃分了手,可憐的伊娃辭職後很是消沉,很久才知道巴黎抑鬱症是隻有日本人才會得的。馬丁利用警察的小特權,持續挑戰貝諾當時的男友,也是身為演員的弗萊施。弗萊施和馬丁的爭鬥讓貝諾為難,很久都難以抉擇,一年後弗萊施主動退出了競爭,並很快和一個咖啡館女老闆成家了。
貝諾自從養了貓,覺得貓比狗好。貓好養活,很傲嬌,也不需要遛,好像一直也沒有生病,只是不捉老鼠。貝諾無聊時喜歡看亞爾斐理的劇本,累了就去塞納河邊喂海鷗,看遊船和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遊客來來往往穿梭不停。忽然有一天,她讀到義大利人指責法國人的一段:
“無所不為,一無所知,
無所不知,一無所為。
輕佻的傢伙是法國佬,
你給他越多,他還你越少。”
鬱悶的心緒佔有了她,她決定去遠的地方走走。在給馬丁留了一張便箋之後,她開了六個小時車來到梅爾克。晚上,她在一家有名的露天餐廳小酌,被一位很久沒有聯絡的同學認出,她們都畢業於15區的巴黎視覺傳達高等藝術學院,同校不同級,她叫維雅。此時維雅已經認識了一位美國的中年製片人,同時也有了在好萊塢長期發展的信心。她極力勸導貝諾前往洛杉磯,即使她後來知道了馬丁的存在。
貝諾去美國的時候已經和馬丁接近分居了,馬丁對新近在美國結婚的維雅恨之入骨,順帶恨上了美國人,一切美國人。有一次一對夫婦在聖艾蒂安教堂後面的巷子被搶了錢包,馬丁得知是來自田納西州後藉故阻止了手下出警,當然,那個來自查塔努加冰天雪地的男人在警察局舉著一隻蝸牛也不能說沒有挑釁的意味。去美國不到三個月貝諾打電話來說自己懷孕了,是馬丁的孩子。馬丁很興奮,讓她回巴黎,她拒絕了,並說自己可能很快就要出演一部大製作了,和阿爾·帕西諾搭檔。馬丁對此沒有興趣,美國人懂什麼藝術啊,他們只認識施瓦辛格和史泰龍。他開始經常去酒吧買醉,偶爾回到家裡,看著Ap
發呆。其他貓都跑了,只有這一隻還在。
老林說,經過馬丁瘋狗似的亂撲,他們巴黎警方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馬丁的手下了解到在竊案發生前幾周,有人出高價在地下藝術家圈子裡尋找油畫臨摹高手,尤其是擅長表現主義畫派畫風的。這個人就是爸爸我。
後來沈騰摸瓜,他們就破獲了一起藝術品造假團伙,果然就是羅康古爾和他女朋友經營的四葉草畫廊為核心。據羅康古爾女朋友的交代,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買家,這個買家背後應該就是揚姆尼亞。但是搜遍整個四葉草,羅康古爾和他女朋友的公寓,他們所有可能的藏匿之地,都沒有找到失竊的名畫,一幅也沒有。因此無法把他們和博物館失竊案的關聯性釘死,也就無法給他們定罪,只能以虛假經營處罰了事。
很快地,協助警方的一些藝術家們就倒了黴,被人放火燒了工作室的也有,被毆打致殘不能再拿起畫筆畫盤的也有。最慘的是小莫,他為了保護父親的作品,竟然被拳打腳踢活活打死,死後還被補槍,慘不忍睹。打人的黑人抓獲時已經被人毒成了啞巴,而且不會寫字。
小莫的妻子哭著來找貝諾,馬丁告訴她貝諾去國外了,小莫的妻子啜泣著說道,自己現在帶著三個孩子,最小的只有三歲,不得已她想要賣掉小莫那輛心愛的摩托車,馬丁出於同情決定幫她一把。很快貝諾就從洛杉磯打電話回來,要馬丁無論如何幫幫小莫的妻子。貝諾說,要不是賣掉小莫贈送的那幅畫,她哪裡有錢到好萊塢深造?馬丁這才知道貝諾揹著他賣掉了他和小莫友誼的象徵,他開始並不相信,可是等他翻遍整個屋子,終於相信貝諾說的是真的,這是馬丁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晚上他越想越不對勁,跑到院子裡,開啟手電,很快在小莫的摩托車後座發現了一處子彈的彈痕。他惱火之餘,過了幾天就安排手下隨便找了個倒賣假畫的罪名,把小莫可憐的妻子送進了牢裡。即使這樣,馬丁仍時不時地親自去探監,並時常照顧小莫的三個孩子。有一天天很熱馬丁請他們三個吃冰激凌,最大的一個是個男孩,他很快就吃完了,然後抬起頭,認真地說,馬丁叔叔,我長大也要像你一樣,做一個正義的守護使者。馬丁笑了,蹲下來捏了捏他的小臉,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其實這裡,馬丁是錯怪了小莫。摩托車是我們拿的,畫也是我們拿的,跟小莫沒什麼關係。甚至他馬丁能破案,能升官,都得感謝小莫。老林這時候憤憤不平起來。
老林的正義感在兒子眼裡十分可笑。但是這個人是自己的爸爸,林木一時不知自己該如何思考。
馬丁後來不常和珀蒂來往,珀蒂很能幹,他以為自己崇拜的偶像很快就要升為廳長了。沒想到忽然有一天,他們被通知開會,會上內政部助理部長親自宣佈珀蒂被停職調查了,當聽說珀蒂涉嫌一起連環姦殺案時,大家面面相覷,馬丁都差點被氣笑了。珀蒂怎麼會找不到女人?就算是警察局內部他的迷妹也是一抓一大把的。法國人對性的態度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強姦案發率非常之低,排名世界倒數。他內心根本無法相信這種膚淺的謊言。巴黎就是這樣,誣陷他人的代價極低收益極高,以至於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在珀蒂被停職以後不久,馬丁也被調到了歐盟警察總部擔任情報總監。就在馬丁被調離後一個月左右,《里昂信使報》有一天忽然在頭版報道一位流浪漢在義大利法國邊境的一處廢棄檢查站偶然發現了一幅失竊名畫的畫框,經過博物館和專家鑑定確認為真跡。看到這個訊息,馬丁對珀蒂當初的見識和決斷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些畫很有可能是透過義大利黑手黨運出法國,然後輾轉到某位大收藏家的保險庫裡,從公眾物品變為私人收藏。至於這個畫框,可能是運輸途中不慎丟失或遺棄的。但是,馬丁的辦公室已經從巴黎搬到了海牙,他的人生已經整個地發生了變化。離開巴黎之前,他委託一個直系的手下照顧小莫的孩子。後來那人告訴他,小莫的妻子出獄後帶著孩子不知所蹤,在他們以前住的地方,畫著馬丁的頭像,用紅漆刷了了一個叉。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覺察的,馬丁懷疑是手下告的密,但是沒有證據。馬丁後來數次給巴黎警察局的朋友去電話,終於將那人清除出了革命隊伍。
沒多久,馬丁和貝諾在貝諾準備出演轟動一時的文藝片《欺騙》之前離婚了,馬丁的媽媽對此非常不解。她對馬丁父親說,自己從未見過像貝諾那樣好的女孩子,不露聲色的熱情和矜持,無以倫比的奮鬥和堅持,而且她做的牛油果土司沙拉那麼好吃。馬丁的父親則是不說話,連連嘆氣。後來,這個片子貝諾還是沒有得到,被出演過007邦德女郎和碟中諜4的蕾雅·賽杜搶走。貝諾於是和製片人離異後又回到巴黎,經過馬丁母親的堅持她和馬丁複合,但是一年不到他們再次分開,後來便各自組織家庭,馬丁找了一位精神科女醫生蕾,貝諾聽說找的是一位作曲家。蕾去世後,馬丁沒有再婚,到現在也是孑然一身,成為沒有子女的大叔,而貝諾則有兩個孩子,都在美國。只是原先勸貝諾去好萊塢的同學聽說在一次游泳時溺水身亡,她和貝諾期待的演藝之路都沒有走出多遠。雨太大,如果你沒有坐車,就是這樣。
林木突出插話,問老林道,你們偷這些畫幹什麼?我看過一本小說,名字叫《公雞已死》,作者好像是個德國人,叫什麼英格麗特·諾爾,故事裡面是一箇中年女人,她在幾乎放棄愛情的時候突然遇到了鍾情的她男人,這種無可救藥讓她開啟了不惜以謀殺為代價的追求過程。人人求而不得,何須再求?小說裡主人公告訴大家,知道太多的人都死的早。老林哈哈大笑,他說,那你想知道貝諾後來的故事嗎?別急,還有。每個人的結局比小說都精彩,你看馬丁的太太作為一個精神科醫生,和馬丁結婚沒多久就離世了,這中間難道沒有什麼蹊蹺嗎?但是解謎你就要耐著性子,不要急,兒子,千萬不要急。
“兒子,和你說說珀蒂的事。”
“珀蒂當然也是被我們的人搞下去的。你不知道你爺爺的手段。唉,可惜你沒有見過他。他在歐洲有許多許多的朋友,甚至有個義大利佬,為了救他,被人捅了七刀。
那人後來竟然命大沒死,以前你爺爺活著的時候,每年都會去單獨看望他。他就住在羅馬北邊一個叫波爾吉賽的地方。”
“波爾吉賽?”
“對,就是馬丁第一次看的那個歌劇。”
“我聽你爺爺說過,馬丁不值得收買,他父親太正派。結果馬丁很快就被調走了,後來的巴黎又是我們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