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進城後直接去了縣衙。
因知縣已經逃跑,他也就暫時把縣衙作為自己這個威武軍主帥的中軍大營。
輜重隊、醫護隊、宣傳隊等非戰鬥編隊也住進縣衙。
而第一局則負責防守東城城門,第二局則負責防守西城城門,南城則由近衛連與炮隊防守。
北邊因緊鄰運河無城門開啟,只有一棟建於嘉靖年間的鎮雍樓,故陸遠只讓華允敬在樓裡守著。
至於各處垮塌的城牆,陸遠也讓各自負責該段防務的威武軍連隊僱傭縣城民工來修築,以防止依舊會出現大股建奴來偷襲。
剛經過鏖戰的威武軍自然是要在武清縣城休整些時日的。
而要休整肯定得要有一個可以防禦的要塞才行。
所以,陸遠才決定要給這武清縣修補城牆。
至於僱傭的民工則是由辛典史負責組織。
百姓們雖說很高興有這樣秋毫無犯還能打敗建奴的官軍,但想到要給這些因剛殺過人而一身煞氣的威武軍幹活還是有些不敢。
一聽辛典史要招他們去為威武軍做事,有的怕的直接躲進了自家地窖裡。
好在威武軍拿銀子出來,最終一些百姓為了掙錢都還是主動出來了,漸漸的越來越多。
至於修築城牆的建築材料自然是凝固時間很短的水泥。
反正這次進京勤王,輜重隊靠著運河之便也運了不少水泥來。
威武軍在城中也不缺糧,蕭春來奉陸遠之命在武清城設定的聯絡站很快就送來了三千石糧食,再加上自帶的,威武軍倒也不用從百姓手中購糧,自然也用不著像其他官軍和建奴一樣從百姓手中搶糧。
威武軍紀律嚴明有時候也是因為有經濟物質保障。
當晚。
縣衙內燈火通明。
陸遠聚集了威武軍所有連長以上的軍官開會,以總結此戰的得失。
“我軍傷亡七十一人,其中,輕傷十三人,重傷十五人,戰死四十三人;
騎兵連輕傷六人,重傷四人,戰死十四人;
近衛連傷亡十二人,輕傷兩人,重傷一人,戰死九人;
第一局傷亡二十一人,輕傷三人,重傷六人,戰死十二人;
第二局傷亡十四人,輕傷一人,重傷三人,戰死九人;”
炮隊輕傷一人,重傷一人;
輜重隊沒有傷亡;
醫護隊沒有傷亡;
宣傳隊沒有傷亡;”
嶽長貴先通報了一遍威武軍的傷亡情況,並說道:“騎兵連傷亡最重,折損近一半人馬,其餘各步兵連也有各別隊伍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