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這邊也帶著威武軍的官兵朝這些悍匪衝了過來。
整個威武軍是以典型的鴛鴦陣方式快速急進著。
刀盾手在前,緊跟著的是火器手和長矛手。
每排一個隊,保持著一致的衝鋒步伐。
威武軍第一排的野戰官兵急進到離悍匪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距離的時候,停了下來。
根據威武軍平時火器訓練的經驗,這個距離即將進入燧發槍的有效射程。
而現在,威武軍的火器手將要開始準備射擊過程。
第一步是裝彈。
火器手們開始取出紙殼彈來,將彈丸摁進槍管裡。
第二步是塞彈。
火器手們先放一小紙片進入槍管裡,然後抽出通條,將子彈和紙片一起塞到槍管底部。
其中紙片是為了防止彈丸滑落。
第三步是擊發。
火器手們將擊錘扳到擊發位置。
第四步是裝藥。
紙殼彈裡的火藥量都是預先準備後,夠一次發射用,所以火器手不用現場估量要倒入多少火藥進火藥池,直接開啟彈簧,將剩餘火藥倒進火藥池裡便是。
這算是後世子彈的雛形。
操作燧發槍,威武軍的野戰火器手們不知道練了多少次,很多時候睡覺都是在操作這個,所以十分的嫻熟,即便前面屍橫遍野,也從容不定。
就算有極個別的火器手有少許的慌張,也能靠著本能,習慣性地操作完了整個燧發槍的準備射擊過程。
騎馬的悍匪揮舞著大刀朝威武軍衝了來。
他們並不明白這些官兵突然停在前面是為什麼,然後,他們還以為這些官兵是要逃跑,因而反而直接加速衝了過來。
這些悍匪一臉的殺氣,齜著牙,揮舞著大刀,嗷嗷叫著。
而他們後面則跟著一大群山匪,這些山匪全靠著這些不要命的悍匪鼓舞士氣,即便此時前面威武軍已經舉出了火器,他們也敢衝。
因為如今明末的吏治腐敗已經導致了火器生產質量大幅度下降。
許多官兵的火器尤其是衛所官兵的火器根本不能用。
這些悍匪們也沒有了對火器的畏懼,何況此時的官兵的火器還離他們百多步遠。
一名衝在最前面的悍匪舉起了一把強弓,直接把一支重箭搭在了箭弦上,準備待衝近些後就射向前方官兵中的那名總旗官。
那名總旗官就是陸遠。
陸遠站在隊伍中間,此時的他恢復了膽量,只冷眼看著這些如豺狼猛獸般兇殘的悍匪,等著威武軍與這些悍匪交鋒時刻的來臨。
“第一隊準備完畢!”
“第二隊準備完畢!”
“第三隊準備完畢!”
……
陸陸續續有各隊隊正向在陸遠前面的費叔傳達著燧發槍射擊準備結果。
燧發槍的裝填到射擊一般可以達到一分鐘三發到四發子彈,歷史上後期燧發槍經改進和士兵訓練加強後可以達到一分鐘五發。
而此時威武軍即便第一次上場作戰可能有些慌亂,但也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裝填操作。
當第一隊準備完畢後,費叔就已經下令射擊。
噼啪!
噼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