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區區只能活上百年的碳基猴子,居然會認為全宇宙都會基於一個相似,同樣的道德標準。人類的膚淺之處在於此,人類的傲慢之處也在於此了。
……這話好像是霍教授說的。那位的人品怎麼樣值得商榷,但水平應該還是有的。餘連覺得還是應該相信他的說法的。
如此一來,小灰說的“可笑”當然也是很有些道理的。
總之,奇蹟之環的真相現在應該就已經非常明確了。還在那裡的友軍,找到並且啟動了破壞1487號板塊穹頂的機關,也不知道是資深考古學家馬洛溫少將,還是靈研會高徒龍淵,亦或是別的什麼英雄團隊的功勞,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卻也不知道是哪位大聰明靈機一動,竟然整成了威脅銀河帝國的手段。
事實證明,效果明顯。
正在奇蹟之環的帝國軍艦隊確實被嚇得不淺,就連大名鼎鼎的火神號也都離開了環上的臨時港口,和環世界至少拉開了一個天文單位的地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當楊艦隊從另外一個方向進入奇蹟之環星系的時候,帝國軍居然都沒有拍人過去攔截。
當然,楊艦隊也沒有造次。楊希夷雖然表面狂妄但其實一直穩得一逼,所有看似“瘋狂”的舉動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當然知道,真要打起來,楊艦隊加起來說不定都打不過一艘火神號。更何況,看著穹頂自動毀滅的奇蹟之環,地球將士們其實也被驚嚇得不淺。
楊艦隊最終也沒能成功登陸奇蹟之環,卻只是和龍淵上校完成了一次干擾嚴重的引力波通訊。
雙方甚至連聲音都是斷斷續續時有時無的,畫面清晰度甚至比餘連收到的那兩封廣播還差,唯一能確定的是,那個分明是蒂芮羅貴族後代卻在地球出生長大的靈研會弟子,擺著大大咧咧的笑容還衝著鏡頭比出了一個大拇指。
卻也不知道是他們一切順利,還是祝其他戰友們武運常伴了。
又接到了主動訊號,卻是一艘屬於共同體軍方的鵜鶘號運輸工作艦。這是一艘中型的武裝貨輪,之前是隸屬於遠征艦隊後勤部的,也或許是遠征艦隊還留在奇蹟之環星系中唯一的倖存者了。
在奇蹟之環戰役結束之後,他們便一直縮在環的側底陰影裡瑟瑟發抖中,儘量想把自己偽裝成奇蹟之環的一個普通外凸出傢俱。
或許是宇宙之靈保佑,他們確實活下來了。
當然了,這樣的小船隻要不在太空中飛行,不隨意啟動亞空間引擎,一直貼著奇蹟之環的主建構做低速滑翔,也確實是很難發現的。
於是乎,在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鵜鶘號也和馬洛溫少將他們有了一次短暫的會和。
“鵜鶘號的船上現在有200名重傷員。”楊希夷道。
或許,這也是奇蹟之環上的抵抗者們最後一次撤走傷員的機會了。餘連嘆了口氣。
“還有開拓者團所有沒有被俘的民間專家,一共87人。”
他們是奇蹟之環己方僅剩下的“平民”了,確實應該提前撤離。
至於那些同樣過了萬的各路先期冒險者,畢竟一個個都身強力壯且懂得操作各種武器和大型工具,自然早就被守軍收編了。他們有的已經戰死,有的隨同瓦特·拉爾少將投降,有的現在還在跟著馬洛溫大姐頭繼續戰鬥呢。
“另外,還帶著一些從環上帶下來的東西,呵……照馬洛溫少將的意思,有這些,真要把奇蹟之環炸了,也算是留個念想了。”
餘連的直覺告訴自己,從環世界帶下來的一定不會是普通東西,但這就要看後續研究結果了。
和馬洛溫少將完成了人員和物品移交工作之後,鵜鶘號便繼續在奇蹟之環的陰影中潛伏。他們本來想要找一個機會偷摸摸地溜走,畢竟船小好掉頭當然也好逃竄了。
機會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等來,但楊艦隊卻確實是等過來了。
於是,在雙方會和之後,頭腦清新的楊希夷便旋即下令艦隊馬上撤退。在對面的火神艾冉號反應過來之前,他們迅速撤離了奇蹟之環,接著又在其餘帝國艦隊趕過來合攏包圍網之前,一陣狂攻擊退了正面的一支帝國分艦隊,便從敵軍的陣列縫隙中鑽了出去。
只能說,感謝四通八達的黎明星雲。這裡是星空航運的福地,也便成了楊希夷這種先天流竄聖體的樂園了。
至於更具體的操作是如何完成的,只能見於艦隊航行日誌和楊艦隊提交的詳細戰報了。
餘連隨後便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和詳細分析,又和楊希夷講述了一下。後者思索的神情在持續了半分鐘後,也就分明地變作了明顯的喜悅,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狂喜。
“原來如此。如果帝國不把奇蹟之環上所有殘餘的我軍戰士找出來,他們便始終會覺得自己頭上懸著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但凡只要有一個單位還在作戰,甚至說,只要還有人喘氣,便一定可以牽制帝國大量的力量。”他認真盤算道。
餘連贊同道:“是的,他們為了把馬洛溫大姐他們找出來,便只能對整個奇蹟之環來上一個全方位的搜山檢海了。那六十萬大軍不但不能撤掉,說不定還得繼續增兵。”
“不僅僅是增兵,還需要準備更多艦隊在軌道外進行搜尋。此外,極有可能要在星系內,準備更多成規模探索、援救和工程裝置。這些都不能就近解決,只能從其餘星系運輸,這反而會給我更多做文章的機會。原本新大陸的帝國艦隊規模是在削減的,但現在,這也是在調動吧。”楊希夷露出了笑容。
餘連聽出來對方言語中的意思,微微沉默了一下,剛想要說什麼,卻聽後者又好奇道:“那麼,奇蹟之環真的不會被毀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