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餘連確實很得意。此時正在關注這場會談的,至少以億來計算的觀眾,都目睹了自己貼臉嘲諷皇帝的一幕了。當然了,也一定有至一百萬人,看到了皇帝鬆動的微表情吧?
他承認,自己現在表現得很沒有涵養。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皇帝願意紆尊降貴表示要親自和自己會談的時候,己方便已經居於非常被動的局面了。不接皇帝的通訊,全宇宙都會覺得是自己怕了;可一旦接了,當伊萊瑟爾皇帝開出價碼的時候,不管自己是否要拒絕,用什麼方法拒絕,軍心士氣都一定會被蒙上一層陰影的。
畢竟是堂堂的伊萊瑟爾大帝,這種統治半個宇宙兩百年的老怪物,三觀其實已經和大多數普通人不太一樣了。對於他們看重的卡,是真的可以開出正常人都無法拒絕的條件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的。
一旦餘連線受了,他在銀河帝國宮廷中的地位便完全可以同那幾家傳了幾千年的開國名門相提並論了。而在邊境領主的序列中,有紋章院和皇帝的全力支援,再加上“神選冠軍”和“破曉之龍”的威望,很快便能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諸侯衛軍的。絕對能在三五年之內,成為帝國諸侯中首屈一指的實力派。
面子和裡子都有了,而且聽說還有老婆……
哪個幹部經得起這種考驗呢?
甚至就連希爾維斯特上將,乃至於菲菲(雖然不知道妹子是不是在演),都一副怦然心動的樣子,又何況是他人呢。
在這種情況下,大概也只有口吐粗鄙之語,才能緩解這種微妙的氣氛了吧。
可不管怎說,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他不用去理會地球的袞袞諸公,卻只要在最普通的將士們面前,充分地展露自己的決心,便足夠了。
那麼,還有什麼,比當堂諷刺甚至詛咒皇帝陛下,更能代表抗戰到底的決心的呢?
更何況,大概現在全宇宙也只有餘連才知道吧,他可並不是在詛咒。
在另外一條時間線上,統治了銀河帝國兩個世紀的主宰,晨曦皇朝的第三位抵達了真理之側的皇帝,在世上被稱為“大帝”的伊萊瑟爾皇帝,將會在一年以後,忽然駕崩。
隨後,便是銀河帝國的短時間的動盪。再隨後,便是瓦爾波利斯宰相拿出了伊萊瑟爾大帝的遺詔,把所有內戰的苗頭扼殺,穩定住了整個銀河帝國的局勢。
在帝位懸空,最高權力讓渡到了樞密院決策的階段,神聖銀河帝國居然還是悍然發動了對藍星共同體的第二次征服戰爭。
最後的happy end,當然便是最年輕,資歷最淺,但卻也是在第二次征服戰爭中立下最多功勳的蘇琉卡王布倫希爾特,獲得這次選帝的勝利。
實際上,她在選帝大會的優勢並不是太明顯,據說在結果揭曉的最後一個月都有反覆,各種的狗血的陰謀論和政爭流言,都足夠拍上十幾季的《XX屋》和《XX風雲》了。
可到了最後,年輕的布倫希爾特女王,還是合理合法地戴上了虛空皇冠,成為晨曦皇朝歷史上的第二十一位女皇,以及第九十位至尊。
剛剛登基的時候,布女皇的帝位當然坐得不算太安穩。帝國內部的反對派不甘心失敗,地球人的義勇軍在崛起。聯盟雖然被巨像震懾不敢妄動,卻總是能在幕後煽風點火。
就連掠奪者也趁勢崛起,對兩大陣營的全力真空地帶發動了大規模的侵攻。星際遊牧民族的戰爭,又進入了一輪新的高潮……
嗯,餘連忽然發現,掠奪者勢力在這條時間線上退場得還真快,果然是“其興也速,其亡也速”啊!他是真的想找個機會,對托米泰莉大可汗說一聲對不起。
當然是要當面說了。
布倫希爾特收拾了這些局面,在費摩和遠岸等地分封了新的邊境領主穩定邊境,建立起了遠比上一輪政府穩定得多的統治,就這樣將整個帝國的霸業引向了正軌。
僅憑這一點,她就很有大帝之姿了。
當然了,以上的一切都是後話了。
重要的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另外一條時間線上上,神聖銀河帝國,乃至於整個世界之後一切的歷史動盪,都來自伊萊瑟爾皇帝的突然駕崩。
在餘連的另外一段人生中,關於伊萊瑟爾大帝的駕崩之秘,確實有各種各樣的猜測,但真實原因一定會是銀河帝國的最高機密。像餘連那樣的區區一介海……遊俠,自然不可能得到什麼有說服力的結論了。
不過,看皇帝剛才露出的鬆動表情,倒是讓餘連有點細思極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