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是無處不在的,空間中蘊含著大量的能量。
也正是因為如此,零點能才是支撐宇宙科技文明以及宇宙個體生命進行跨星系,甚至是跨星團宇宙航行的真正能源。
星系之間數百萬光年的跨度,即便是利用空間蟲洞技術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期間耗費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若是常規航行,那就更不用說了。
宇宙個體生命倒是能靠著那悠久的生命,即便是硬靠著滑行數百萬年時間都從一個星系跑到另一個星系。
但若是像洛林超星系團,直徑1.2億光年,常規光速航行,一箇中級科技文明或是宇宙個體生命終其一生都不可能飛出這裡。
所以追求分佈更加廣泛的能源,自然就成為了科技文明與個體生命的首要目標。
而零點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目標。
“如此龐大的能量。”
景透過自身力場、軀體以及資訊器官仔細的感受著空間中蘊藏的零點能。
海量的資料在生物計算機中飛馳著,那都是景對於零點能能量的計算。
他需要一個完美的公式,來幫助自己的掌握零點能。
就如質能公式對核能發展起到一個關鍵性的作用,而景所需要的這個零點能公式,對於他掌控零點能自然具有極大的幫助。
生物計算機中運轉的所有資料,都是景此生對於空間方面所有的認知。
然而最終出產的結論,放到A4紙上的話,鋪滿一間十平米的房間還是簡簡單單的。
雖然這已經是景目前能夠推算出的最優解了。
“奇思,能不能透過這個解,模擬一下關於零點能控制的實驗?”
【很抱歉,任何關於零點能模擬方面的實驗,奇思都無法給予使用者幫助。】
景翻了個白眼。
奇思這傢伙絕對是知道的他所追求的那個公式的,讓奇思來模擬零點能實驗的話,進化到高階就變成一件非常穩妥的事情了。
就如景透過奇思模擬進化核能以及暗能一樣。
但是礙於某種奇怪的規則,奇思並不能夠在零點能方面幫助景。
進化到高階這件事,似乎一切都需要依靠自己。
既然奇思幫不到自己,那景就只能夠自己想辦法進行一次模擬實驗了。
所有的實驗都是在自己軀體中完成的。
那一根根觸手的腔道中,依靠著最新一輪資料得出的結論,景快速生長著模擬實驗所需的器官。
然後不出意外的,器官長到一半景就發現了有些不對勁了。
“這個地方,不應該啊?”
器官的不協調性,景作為一個宇宙個體生命,一眼就能夠看出問題所在。
第二次構建,依舊如此。
景飛快的找到對應資料存在問題的區域,發現是一個在最初數值就出現了問題的情況。
這就有點難搞了。
這就跟填空“1”加幾等於“9”一樣,當你將“8”填下去之後,發現原來那個“1”其實是“7”。
而現在景所遇到的問題更是複雜。
最初數值出現問題,最輕就是重新算一遍,最嚴重的話表明整個運算的邏輯都是存在問題的。
所幸景遇到的其實是前者,對於零點能公式的計算,景並沒有偏離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