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之後,吳川敲門進入。
“裴總,這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做出來的《代行者學院》動漫的第一集。”
吳川一邊說著,一邊把平板電腦遞了過來。
裴謙伸手接過,直接點選播放。
不到一刻鐘之後,裴謙看著播放完畢的影片,陷入了沉默。
好傢伙,這長度!
一不留神就沒了,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裴謙之前看《繼任者》的時候,一集一小時,下午上班之後在會議室看完三集《繼任者》,直接就可以下班了。
結果這個《代行者學院》倒好,第一集算上片頭片尾,一共14分鐘!
也就是說,砍掉片頭和片尾,這一集也就10分鐘。
雖說之前對《代行者學院》的短小已經有所預期了,但萬萬沒想到竟然能這麼短小啊!
當然,這也不能怪吳川,畢竟裴謙最開始就是這麼要求的。
當初吳川費了半天勁把國內的動漫工作室全都考察了一遍,結果裴謙都不滿意,覺得交給這些動漫工作室賺錢的可能性太大了,於是一拍腦袋,決定自己用做遊戲的方式來搞,用即時演算的方式做動漫。
吳川當然也提出了很多意見,大意無非就是說,要做即時演算可能這些模型都要重做,要找專門的動作捕捉演員,不太容易控制成本,難度太高等等。
於是裴謙高興了,要的就是這個啊!
最後,《代行者學院》還是強行用即時演算的方式來搞了,吳川在飛黃工作室內部拉了一批人,又從外邊挖了一批人,硬著頭皮開始製作。
當然裴謙這邊肯定也給到最大的資金支援,有這麼能燒錢的好事,怎麼能袖手旁觀呢?
當初裴謙的要求就是,一集做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就夠了,這個時間挺合適。
只要在結算前做出一期,那也算是完成任務,至少這專案算是上線了嘛,系統也不能挑這個理對吧。
現在看來吳川算是提前完成了任務,只不過他這任務完成的,有點打了折扣。
說好的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呢?這明明只有十分鐘啊!
短小無力!
裴謙說道:“好像比我想象中的要……短一點啊。”
吳川趕忙解釋道:“其實原本我也是打算做成十五分鐘以上的,但是在實際製作的過程中發現,《代行者學院》原著本身就是比較偏碎片化的劇情,做成十分鐘更合適,十五分鐘的話,很難斷在特別完美的地方。”
“而且,這畢竟是用了一種新的方式做動漫,充滿了風險,第一集做短一點,先出個成品看看效果,如果發現問題也好及時糾正。”
“當然了,如果裴總您覺得時間太短,觀眾們可能無法接受的話,那我可以回去再剪一剪,把第二集規劃的一些內容給剪進來,湊夠十五分鐘,或者乾脆二合一做成二十分鐘。”
裴謙一抬手:“算了,其實這麼一看,十分鐘的時長也還可以。”
他突然反應過來了,越是短小、越是斷章,觀眾們不是越不愛看嗎?
短點其實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