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全都認真聽著。
剛接觸到這個劇本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劇本似乎差了點意思,成功的機率不大。
但現在一聽,這劇本的創意來源竟然是裴總?而且得到了裴總的認可?
那這個故事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崔耿解釋了自己的創作意圖之後,很多人順著這個方向捋下去,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
這個劇本中的很多內容,深挖下去其實都是有內涵的!
而且,它所諷刺的不僅僅是制度,也諷刺了一些現實中普遍存在的經濟文化層面的問題。
比如,故事中的主角菲爾用一個名為《繼任者》的綜藝節目,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想法,讓大部分對他的印象從一個“不學無術的富二代”,變成了“一個真正懂超級英雄的專業人士”,又進一步變成了“唯一有希望拯救希望市的完美超級英雄人選”。
而現實中,一些資本又何嘗不是在透過輿論、透過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改變人們的思想,最終為自身牟利呢?
故事中,菲爾的粉絲自發地進入資訊繭房之中,只相信對菲爾有利的輿論,而對菲爾不利的輿論全都視而不見,最終讓菲爾在競選超級英雄的過程中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而現實中,一些資本又何嘗不是在努力製造資訊繭房,讓那些粉絲、使用者成為最好用的兵卒、最堅不可摧的城牆,盡情地收斂財富呢?
故事中,“富人的錢財來自於努力奮鬥,富人天然地擁有高尚的品格”這種錯誤概念,也跟《奮鬥》所在的那個世界一樣,在反覆的宣傳下深深紮根於普通人的思想之中,就像是一個思想鋼印,為他們多加了一道鐐銬。
如果概括起來的話……
《繼任者》有點像是超能力版的《奮鬥》,只不過它的故事並不是富人在雲端奮鬥、窮人在泥潭掙扎,而是富人想辦法透過把所有窮人踹如泥潭,以此擊敗所有在雲端與自己競爭的富人,從而成為了高高在上的唯一的神。
張祖廷沉默許久之後說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之前那種感覺是怎麼回事了。”
“剛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我其實完全沒有往這個方面去考慮,而只是看出了一點點的諷刺意味。這種諷刺意味,不足以觸動我。”
“現在我明白了,這個故事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以文字作為載體,表現的維度過於匱乏,很多內容的衝擊力遠遠不如實際的畫面,所以難以表現這種深刻的內容。”
“《美好明天》和《奮鬥》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它們的載體是電影和遊戲,用大量的內容展現出了種種細節,讓觀眾能夠徹底地沉浸其中,這時候隱藏的內容才能被挖掘出來。”
“可《繼任者》是,這些諷刺內容不能過於粗暴地解釋出來,僅憑文字的沉浸感和感染力又不夠,再加上終點中文網終究是一個網文平臺,你的文筆和創作習慣全都來自於網文,也難以駕馭這個題材,無法很好地展現出那麼多細節,所以才不太受歡迎。”
“其實這個故事的框架,還是相當經得起深挖的。”
朱小策點點頭:“所以,裴總才要求將這部作品改編成網劇。”
“只有改編成網劇,這個故事真正的潛力才能徹底發揮出來!”
“當然,由於這個劇本不是裴總親自寫的,所以深刻性上面可能會稍微差一些。但我仔細想了想,即使如此,這也仍舊是一個好的劇本,因為它所表達的內容與裴總想要表達的是完全一致的。”
“只要我們的編劇團隊一起努力,補上這些短板,這個故事還是可以發掘出很多潛力的。”
“裴總似乎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總是對資本掌控我們的生活、進一步控制世界有一種擔憂,這種擔憂也表現在了他的一些作品中。”
“但大多數人都覺得,這種擔憂是在杞人憂天。也許,這讓裴總感到有些焦慮,所以才非常支援類似的題材。”
“我認為裴總的態度是,哪怕這個網劇會賠錢,也一定要拍出來。”
“因為它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眾人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