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週日。
裴謙再次來到學校附近的咖啡館,今天他要見一位新的遊戲製作人。
系統允許用來交學費的180萬額度目前只用了100萬,還剩下80萬沒花出去。
所以,裴謙之前就讓辛助理去物色一名做過一些失敗專案,同時又有一定名氣的設計師,想要學習一點成功經驗。
至於什麼要在失敗的同時還有一定名氣,這是因為裴謙想要儘可能排除個人能力因素的干擾。
如果一個製作人本身就很失敗、一無是處,一方面是系統不允允許給他開這麼多學費,另一方面他的失敗因素也不夠突出,難以學習。
如果一個人滿身都是失敗因素,那裴謙學哪個呢?萬一學到的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因素,那不是白忙活嗎?
就得找那種有能力、有成功經驗的設計師,他們身上的失敗因素會非常明顯,就像是直接“高亮”標註了一樣,便於學習。
何安講的主要是騰達專案的成功原因,對裴謙來說就是錯題本,是大型糾錯練習;
今天這位大佬則主要是講他自己的失敗經歷,對裴謙來說就是一本標準習題冊。
把何安講的內容和今天這位製作人講的內容結合起來,豈不是就成了?
而且請兩位大佬給自己講課,成功消化掉180萬,還學到了遊戲製作的專業知識。
如果結算時能夠透過系統的考核,未來又能憑藉學到的東西做出賠錢的遊戲……
豈不血賺?
而相對於何安“講錯題”的形式,今天這位大佬將會直接“講標準答案”,對裴謙來說,這其中的虧錢知識會更容易吸收一些。
所以,裴謙對這次的見面,十分期待!
來到咖啡館沒多久,這位遊戲製作人就到了。
“馬總您好!我是邱鴻。”一個長髮飄飄、看起來三十多歲的男人跟裴謙親切握手。
來之前,裴謙已經大致檢視了這位邱鴻的履歷。
跟何安那種遠古巨佬的光鮮履歷不同,這位邱鴻的遊戲製作事業可以說是頗多坎坷、命途多舛。
他的履歷,可以看成是目前國內遊戲市場壯年一代的模板。
在2001年左右入行,入行之後進入國內某大型遊戲公司擔任數值策劃,併成功開發出一款成功的仙俠題材端遊,當然,是氪金遊戲。
兩年後,憑藉成功專案履歷跳槽到另外一家遊戲公司,作為主策劃開發某西幻背景端遊,專案撲街,開發整整一年,然而最終測試資料極差,無奈夭折。
之後,他又換了一家遊戲公司,繼續擔任主策劃製作某國戰題材氪金遊戲,這次獲得了成功,成功拿下月流水過億的傲人成績。
這款國戰遊戲算得上是常青樹,雖說在半年之後就收入下滑,但還是維持運營了三年的時間,也為邱鴻積累了不錯的聲望。
憑藉著這款專案積累的聲望,邱鴻決定自立門戶,自己找到投資成立了一家遊戲公司,開發一款氪金手遊,再度撲街。
目前,因為自己的遊戲專案已然失敗,邱鴻稍微有一些心灰意冷,正好處於無所事事想要散散心的狀態,所以在聽說有人花十萬塊聽自己講一節課的時候欣然同意,來到了京州。
對於邱鴻的這個履歷,裴謙是很滿意的。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站得夠高、摔得夠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