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曦聽花千蕙這麼一說,心想著費了半天的勁,到最後不還是要動手嗎?
這內力的比試雖然自己稍微佔一些便宜,而且便宜是怎麼佔的,邵曦心裡也是有數的。
既然花千蕙覺得雙方算是平手,他也沒什麼好說的。
讓邵曦覺得有些難受的是,若真的與花千蕙動手比試,對方的手中並無兵器,那麼也就意味著自己也不能使用兵器,否則的話便會顯得有些勝之不武。
但若自己真的不用兵器的話,便只能以拳腳功夫與對方決個勝負,可為了不引起別人對自己的猜疑,邵曦並不想過早地露出在五龍山習得的乾坤手和仙人踢。
問題是這兩樣不用,邵曦還能用什麼?
想想這些年以來邵曦修煉最多的便是身法,也不知道是不是打小就被老吳這老傢伙帶長大,受了他影響的原因?邵曦最感興趣的,最喜歡修煉的也正是身法。
所以到目前為止,要麼是機緣巧合的意外收穫,要麼是厚著臉皮從別人那裡求學而來的,反正如今邵曦學得最多的就是身法。
除了老吳從他小時候便傳授給他的無命身法,意外從葉紫鳶房中獲得的登雲身法,還有他死皮賴臉從白錦卿和紗女那裡學的“花間舞”和“青萍渡”,竟有四種之多。
就是劍法,他到目前也是修煉了飛羽劍法和滄海流雲劍法這兩種,再加上近期修煉的雪追霜劍法。
修煉了三種劍法,自然也就是修煉了三種劍法功法,可這貨得到的映雪劍上偏偏還自帶劍訣,還是不用修煉的那種,這找誰說理去?
邵曦最牛的就是同時修煉了兩種心法,這在武林當中雖然不能說是前所未有,但也說得上世所罕見了。
對於邵曦這個年紀的修武者來說,他到目前在身法和劍法上的修煉不僅足夠豐富,而且還都是天下少有,數一數二的。
可唯獨這拳腳上的功夫,邵曦就只會五龍山的乾坤手與孫不在傳授給他的仙人踢,這還是當初自己在五龍山差點搭上小命換來的。
若是沒有那次五龍山的歷險,邵曦到現在可能還什麼拳腳功夫都不會。
那樣的話,手裡沒了傢伙只能抬腿就跑,說起來如今這天下能跟邵曦鬥一鬥身法的人恐怕倒還真沒幾個。
眼下自己唯一會的拳腳功夫就只有這兩樣,面對花千蕙自己若是想贏得乾脆利落就只能以拳腳對拳腳,若是動用了流雲劍就算人家不說,他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
所以邵曦必須在乾坤手和仙人踢中選出一樣來用,否則今日便無法闖過花千蕙這一關,可是選哪一個用呢?
邵曦回想了一下當初習得乾坤手和仙人踢的經歷。
雖然這兩門武功都是五龍山上的楚不去和孫不在所獨創,但據邵曦瞭解,這乾坤手是楚不去早些年便已創出的一門手法功夫,五龍山弟子沒準已經有不少人從楚不去那裡習得了這門功夫。
而仙人踢只是孫不在修煉五龍推山掌時,為了彌補只有掌法的不足之處所獨創的腿法,以達到掌腿雙修的目的。
到目前為止,據邵曦所知孫不在也只將這腿法傳授給了李清玄和自己。
如此相比之下,乾坤手似乎更容易被外人所知,若是用出來沒準遇到哪個見過的,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五龍山太常教的武功。
而仙人踢因為孫不在並未廣泛地傳授,似乎更鮮為人知。
既然不得不使用拳腳功夫,那麼兩害相權取其輕,似乎仙人踢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而且平心而論,孫不在的武學造詣可說遠在楚不去之上,所創的仙人踢腿法也比楚不去的乾坤手要精妙許多。
雖然乾坤手的手法變化莫測,拳、掌、指、爪之間的變化常常令人防不勝防,但也正是因為太追求變化,使得每種手法的招式略微顯得有些粗糙。
若是將乾坤手中的拳法、掌法、指法和爪法單獨拿出來,都算不得是頂尖的武功。
楚不去卻是將這幾種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使它們之間能夠自由地轉換變化,讓人無法預測下一次的攻擊會是什麼,用整體上的靈活多變掩蓋了某些細節上的不足。
而孫不在所創的仙人踢卻是完全不同,仙人踢是孫不在以戳腳這門腳法為基礎加以改良創新,並吸納結合南北各地腿法的優勢所創。
這腿法的精髓還是以戳腳為主,以其他腿法招式為輔,精心打磨而成。
這有點像李小龍所創出的截拳道,以詠春拳為骨,又集合了各家所長,使其在詠春拳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揮出了詠春拳的長處,同時也彌補了詠春拳的不足之處。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李小龍截拳道中的截擊理論和寸拳的發力方式是脫胎於詠春,而在拳腿上的變化卻是吸收了百家之長。
比如空手道中的側踢,拳王阿里的蝴蝶步,泰拳中的肘膝攻擊,甚至連雙截棍都是演化於傳統兵器中的梢子棍,又融合了部分菲律賓棍法的特點。
由此便可以看出,無論是開創一門高深的武學,還是創造一門精絕武功,都是要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融合、創新。
孫不在所創的仙人踢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