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白秋的這個腦回路差點沒讓邵曦一個跟頭摔地上,這姑娘如此的心思單純,心地善良,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她都沒有將此事往盜墓上去想,反而是覺得自己的師父與關玉城當年是詐死,這個思路是邵曦無論如何都沒預料到的。
其實程白秋會這麼想也並不奇怪,這望舒閣自創立之日起,唯一不可更改的規矩便是閣中之人不可與這世上任何男子親近,而當年沈林月與關玉城二人彼此傾慕到後來甚至發展成兩情相悅,作為望舒閣的閣主,沈林月自身便是違背瞭望舒閣的規矩。
也正因如此,當年沈林月與關玉城忍痛分開,獨自返回盈月島,而關玉城也是一氣之下遠走西域再未回來。
之後沈林月思念成疾,鬱鬱而終,關玉城得知沈林月離世的訊息後悲痛欲絕,橫刀自盡,可說二人愛得相當慘烈與悲壯。
作為自幼便在盈月島望舒閣長大的程白秋,自然明白師父當年的苦楚,如今聽說師父與關玉城的武功和兵器都有了繼承之人,腦子裡的第一反應便是當年師父也許是詐死,與關玉城二人從此退出江湖,隱世而居。
不得不說,程白秋的這個想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自己師父和關玉城的一種祝福或是一種期待,她希望自己的師父沒有離世,希望自己的師父與心愛之人能夠長相廝守,相攜到老。
在世人眼中,望舒閣的弟子們都如仙子一般地生活在盈月島上,可誰又明白撅棄了男女之愛,拋開了七情六慾,難道就真的活得輕鬆自在了嗎?
人是有感情的,當規矩逼著人強行壓制自己的感情,那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島上的女子在成年之後又怎麼可能沒有春心萌動之時?而走入望舒閣後便要一生壓制自己的情感,忍受孤獨終老的寥落與寂寞,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對自己痛苦的折磨?
程白秋希望改變,卻又缺乏這種去改變的勇氣,所以她自然而然地會希望這種改變是從自己的師父便開始了,若是有前人開路,後面自然會有人效仿,也許能夠自此打破這個規矩,使望舒閣的女弟子們從此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未來命運的一種期許呢?若是師父當年真的這樣子做了,作為徒弟的自己也許……
可惜!程白秋註定要失望了,因為他的師父至死都未敢違背望舒閣這近乎殘酷的規矩。
這世上的很多事情也許真的只能用“也許”才能實現吧?
雖然程白秋的這個反應讓邵曦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不過冷靜下來後仔細想想,再回想一下當年老吳對自己講起沈林月與關玉城二人的故事,邵曦也漸漸能夠理解程白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程姑娘,其實事情並非如你所想的那樣,若是當年的訊息沒錯的話,尊師與關前輩的確已然雙雙離世,尊師也的確就葬在這盈月島上。”
雖然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可聽到邵曦的回答後,程白秋還是不禁有些失望。
畢竟那是她心中唯一的一絲希望,希望師父能走出那第一步,那麼她作為新任閣主也就有了做出改變的勇氣,可如今得知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想象,心中僅存的那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她又如何會不失望呢?
在一瞬間的失落之後,程白秋突然反應過來,若是自己的師父與關前輩不是詐死,那麼師父現在就安葬在盈月島上,與關玉城前輩的衣冠冢一同合葬於後山,也就是說隨葬的刀法秘籍與寒月刀並不是假的,關前輩衣冠冢中的刀法秘籍與烈陽刀也是真的!
那麼,眼前這位邵公子口中說的兒時朋友所修煉了十年的刀法和使用的兵器又是從何而來?
難道……?
“公子既然確定恩師與關前輩已離世,那麼恩師與關前輩的隨葬之物必定不會有假,公子朋友修煉了十年的刀法和使用的兵器又是師父與關前輩的,你們又是如何得到這些東西的?難不成又是吳前輩所為?難道吳前輩是取了那墓中之物?”
邵曦嘆了口氣,看來她終於開始用正常的思維想問題了。
對著程白秋深深地作了一揖,邵曦誠懇地說道:“正如姑娘所說,當年老吳情急之下一時糊塗,做出瞭如此有揹人倫之事,雖然當年他也是無比仰慕尊師,做了此事之後也將善後之事做得極為細緻,並且這些年來一直心懷愧疚,但是做了就是做了,錯了就是錯了!今日我們師徒前來便是向望舒閣請罪,一來是求得原諒,二來是想到尊師墓前磕頭謝罪,三來是想為此事對望舒閣做出一些補償,望舒閣對我師徒二人但有吩咐,我們絕無二話,必定傾盡全力達成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