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霜雪照曦言> 第一百三十二章 管他啥手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二章 管他啥手段 (1 / 2)

“章大人,下官未向大人請示,便私自接下此案,實有僭越之過,只是當時情勢無奈,還請大人恕罪?”

邵曦見如今章玉政都出了頭,也就意味著“敬承司”正式的接手了此案。如今連聖上都親自插手進來,看來現在想不查都不行了。

章玉政揮手示意其他人都先進入大理寺內,反而是將邵曦拉到一旁,從袖中取出一小卷帛書遞到邵曦手中。

“此乃聖上的手詔,我臨來之前聖上命我要親自將它交到你的手中。有了這手詔,京都大梁城內的十六衛任你調遣,若有人膽敢不從,罪同欺君。想不到聖上對你竟如此看重,你今後的成就必定會在你父親之上!”

“不是吧?京都的十六衛也任我調遣,那豈不是連皇家禁軍的指揮權都交在了我的手中?聖上這不是信任我,聖上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表面看起來此手詔使邵曦得到了京都大梁城內所有兵馬調動的權力,可說是大權在握,就連左右丞相都無權干涉他對左右驍衛,左右武衛的派遣排程,京都兵馬盡在其掌握之中。

但實際上越是如此,便越會遭人嫉妒,無形中等於是得罪了很多的人。朝中諸多權貴也許在表面上會與邵曦笑臉相迎,但背地裡卻會動用一切資源,想盡辦法將他置於死地。

手中的權力越大就越是站在風口浪尖上,正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今後邵曦不能犯錯,就算是犯下了很小的錯誤也會被人抓住,無限放大,藉此來奪取他手中的權力,甚至於想要他的性命。

章玉政聽到邵曦這句話,其實心中也有著同樣的想法。不過,凡事總要有人去做,有些重擔不得不交給一些有能力的人擔起,在此過程中要承擔這些壓力也是在所難免。

“賢侄,我與你父風長臨是多年的好友,你父親當年得聖上倚重,所要面對的重壓並不比你今日少。雖然你眼下不得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但早晚有一天你終究是要為你的父親,為整個風家討回公道,在此之前若是不能讓自己的手中掌握足夠的權力,你就沒辦法去完成這些事,所以這些都是你必須要去面對的。”

“伯父所言極是,只是晚輩還是太年輕,面對這朝堂中的波詭雲譎,怕是會有些力不從心,日後還請章伯父多多提點、關照。”

章玉政透過最近的幾件事對邵曦是極為欣賞的,這個年輕人文武雙全,能力出眾,得到聖上的賞識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更何況是故交之子,自己對其關照提點也是應盡之義。此子將來若是在朝堂之中有所作為,也會念及自己如今的相助之情,那麼自己在朝堂之中也會站得更穩。

官場之上相互扶持、幫助其實都是有條件的,所有人都會優先考慮到自己的利益。

有人能在符合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出手相助,這已算是仗義之舉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想著如何自保,隨波逐流。雖說在朝為官最忌結黨,但實際上身處朝堂之中若是沒有勢力讓自己依靠,想要獨善其身簡直是天方夜譚。

章玉政如今這般賣力地幫助邵曦,除了念及與風長臨是故友舊交之外,其實更多考慮到的是藉助聖上之手,在朝堂之中幫扶起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新派權貴作為日後的倚仗,不至於有一天在自己失勢之後被他人搓圓捏扁,任人魚肉。

在章玉政的眼中,邵曦是一個聰明人,就如同當年他的父親一樣,應該是懂得投桃報李、知恩圖報之人。將這樣的人扶上權力的巔峰,對自己只會有好處,沒有壞處。

章玉政拉起邵曦的手,盡顯親近之意。

“賢侄,你只管放心大膽地去做自己想做之事,朝堂之中若有什麼麻煩,伯父自會為你兜底,就算有些事伯父力有不逮,也會在聖上面前盡力來替你講話。你父親和你們風家之事在我心中也一直是一個結,伯父願助賢侄為你父親和風家討回公道,也是替我解開心中此結。”

邵曦的心中雖然明白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謂的幫助不過是為日後的利益交換打下基礎,但在這爾虞我詐的朝堂鬥爭之中,有人能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已是難能可貴,畢竟在這個無利不起早的環境當中,任誰都沒有資格白白接受別人的幫助。

邵曦對著章玉政躬身行禮道:“侄兒必不辜負伯父的期望,來日若真能為我父親和風家上下討回公道,侄兒必定報答伯父今日的相助之恩。”

章玉政對邵曦的回答很滿意,這正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當年,他與風長臨攜手掌控“敬承司”,也可說是大權在握。可在風長臨逝去之後,他始終有力不從心,孤木難支之感。

如今,風長臨的兒子又得到聖上的賞識和提拔,自己理當相助,也是為自己培植一個強大的助力,以期將來能夠攜手互助,立足於朝堂。

“回不回報的都不重要,只要賢侄你仕途平坦,作為伯父我自然也會感到高興。將來你我二人就如同當年我與你父親一樣,在朝堂之中攜手而行,一同為聖上分憂解難,這也是你我身為臣子應盡的本分。”

其實邵曦與章玉政都明白這只是表面上的漂亮話,深層的意思兩個人心中都懂,只是有些東西只能放在心裡,卻不可宣之於口。

如今邵曦手握京都重兵,這皇帝等於是把自己的命都交在他手中了。另外的一層含義便是讓他放心大膽地放手去查,若是真有皇室之人涉及謀反之事,他便可先行處置,再行上奏,以避免處處受人掣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