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八、子龍突擊! (2 / 3)

朱由檢一臉欣慰,感慨道:“朕聽說琅兒去了廣寧門,還以為這次出城見不到你了呢!”

“琅兒!”

周皇兒甫一開口便淚流滿面。

朱慈烺再對生母作揖施禮:“孩兒見過母后!”

周皇后翻身下馬,伸手輕撫朱慈烺的臉頰,啜泣道:“琅兒,此次一別,不知你我母子還能否再見,就讓為娘摸摸你的臉頰。”

這是一個母親發自內心的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母愛,縱然換了靈魂卻也讓朱慈烺溼了眼眶。

朱慈烺哽咽著道:“母后放心,趙子龍將軍一定能安然無恙的把你與父皇送到南京。”

周皇后又道:“媺娖負了重傷,無法長途跋涉,為娘把他留在了宮中。你作為兄長,要好好照顧她!”

“母后放心,孩兒一定加倍呵護她!”

頓了一頓,又對朱由檢道:“賊兵勢大,雖然李元霸奮力衝殺,斃敵兩萬餘人,依舊無法將之擊潰。母后隨行有些風險,不如讓母后留在紫禁城更為妥當……”

朱由檢輕裝簡行,只帶了皇后周玉鳳與定王、永王三名家眷,聽了朱慈烺的話陷入了猶豫之中:“這個……”

“琅兒不必難為你父皇。”

周皇后擦拭了下淚痕,毅然決然的道:“所有的嬪妃都留在了京城,母后不能讓你父皇一個人去南京,讓他寂寞無依。若是不能突圍,就讓母后與你父皇一起殉國!”

“皇后,朕沒有看錯你!”

朱由檢喟嘆一聲,倍感欣慰。

朱慈烺跪地叩首:“既如此,孩兒恭送父皇與母后出城,無論你們此行吉凶,孩兒誓與京城共存亡!”

朱慈烺磕完頭一骨碌爬起來,大喊一聲:“開城門,落吊橋,恭送陛下出城!”

伴隨著巨大的“吱呀”聲響起,斑駁破舊的的朝陽門被開啟,吊橋緩緩放下。

因為國庫空虛,朝陽門已經多年沒有更換,此刻發出刺耳的聲音,讓朱慈烺心裡覺得膈應。

“堂堂大明國都的城門竟然破舊成這樣,這個朝廷也真是夠窮的!”

朱慈烺想明白了一件事,大明朝之所以淪落到現在的地步,除了天災人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窮!

因為處在小冰河時期,崇禎年間各種極端天氣頻現,酷暑、嚴寒、乾旱、汛澇,交替出現,夏天能把人熱死,冬天也能把人凍死。

極端天氣導致糧食銳減,百姓缺衣少食,以至於餓殍遍地,路有白骨。

許多食不果腹沒有活路的百姓紛紛加入起義軍,致使李自成、張獻忠的反叛勢力滾雪球一般壯大。

更要命的是,因為窮,大明朝給軍隊發不起軍餉,甚至管不起飯,以至於數量龐大的軍隊不戰而降,紛紛倒戈。

嘉靖年間,衛所制度逐漸崩壞,大明王朝的軍事力量由“衛所制”向“募兵制”過渡。但是招募到的軍隊需要鉅額軍餉,這變成了高懸在大明王朝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

而伴隨著吃皇糧的朱氏皇族人員越來越龐大,再加上天災人禍,大明王朝越來越窮,到了崇禎年間國庫裡已經是耗子成群,老鼠開會。

崇禎皇帝一直在抱怨沒有援兵,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河南總兵官馬成功率領三千人提前半月就到了北京城外,卻被兵部三日三調,先是命令駐防西山、次日調往居庸關,第三日調往宣府。

因為大明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軍隊調到駐地的第一日,地方不用提供糧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