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十九、史上最窮王朝 (2 / 2)

徐來福走下鑾臺,從展昭手裡接過六張面值五百兩的“大明寶鈔”,轉身上臺畢恭畢敬的交給朱慈烺。

朱慈烺瞄了一眼,交給李從良,高聲道:“如果本宮沒記錯的話,張尚書是去年八月份才擔任兵部尚書的吧?”

接著用凌厲的眼神掃了滿朝文武一眼,“那麼本宮就給張大人算一筆賬,麻煩在場的諸位愛卿幫我核算,看看本宮計算的是否準確?

兵部尚書每月俸祿一百二十石粟米,現在米價昂貴,按照一石米二兩銀子計算,一個月也就是二百四十兩。

張縉彥在兵部尚書位子上也不過領了八個月的俸祿,折算起來祿銀不超過一千兩。

在此之前,你擔任了一年半兵部左侍郎,擔任了一年戶部侍郎,還擔任過順天府府尹等職,每年的俸祿摺合起來不過五百兩銀子左右。

就算從孃胎裡計算,你闔府上下不吃不喝,你也攢不到三萬兩銀子吧?本宮問你,這筆錢從何而來?”

“臣、臣……”

張縉彥啞口無言,情急之下大腦一片空白,當場暈倒在金鑾殿上。

朱慈烺罵歸罵,不過心中也替大明朝的官員叫屈。

也許有人誇讚大明王朝是最有氣節的王朝,說大明王朝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軍事方面明王朝也有北征蒙元,東進高句麗的戰役,你說明王朝軍事弱,不服者大有人在。

但是說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窮的朝代,基本沒人會反駁。

明王朝俸祿最高的時候是仁宗、宣宗時期,當朝一品能拿到一百五十石的月俸,摺合成市價大概一百五十兩銀子。

按照朱慈烺穿越前計算,一石相當於180斤。

按照市場價3塊錢一斤計算,一石米相當於540塊錢,也就是說一品大員每月能夠領到81000元的工資。

不過,明朝的正一品官員並不多,除了開國之初的丞相,其他也就是三公、三孤、宗人令、五軍都督才官拜一品。

就連手握實權的六部尚書才只是兩品大員,每個月拿一百石左右浮動的月俸,每個月能領差不多65000元左右的工資。

而被稱為“挫宋”的大送王朝,當朝正一品的宰相直接發銀子。

每月俸祿300兩,福利600兩,按照宋代的米價折算,竟然相當於朱慈烺穿越前的每月128萬人民幣。

好吧,宋朝宰相比較牛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上的擔子重,明朝沒有這麼大權力的職位,不配領這麼高的工資。

那就看看地位差不多的宋代六部尚書,每月俸祿六十兩,福利一百二十兩,每月能夠拿到一百八十兩真金白銀。

但宋代米價便宜,這一百八十兩銀子拿到市場上差不多能買四百五十石粟米,折算到朱慈烺穿越前每個月28萬的工資。

為啥大明的官員工資這麼低?

不是因為明代官員思想覺悟高,而是因為大明窮啊,實在是太窮了!

終明代一朝,二百七十六年國祚,前後十六任皇帝,就沒有一個能把經濟發展起來的。

同樣的一片土地,為啥明朝這麼窮?

一是因為戰事頻繁,自靖難之役後又有草原上的瓦剌、韃靼相繼進犯,不僅寇掠邊疆,甚至帶著大明皇帝到草原留學進修,屢次兵臨北京城下。

好不容易熬死了草原異族,遼東又崛起了後金,倭寇也年年騷擾沿海。

到了明朝後期,天災人禍不斷,各地起義軍此起彼伏。

大明王朝在惡性迴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朱由檢用一根繩還了朱八八一個碗贏來的天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明王朝現在養的皇室成員太多了!”

朱慈烺抬手捏了捏有些發紅的鼻子,在心中暗自做了打算,回頭一定找機會把養著皇室蛀蟲的這筆巨大開支給他砍了!

再繼續養著數量高達百萬的皇室成員,那就算神仙在世也挽救不了病入膏肓的王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