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一臉欣慰,“只要合你的胃口,皇伯母每天都來給你送。”
“合胃口,太合了!”
朱慈烺覺得來到大明後的第一頓飯格外的香。
張皇后一臉感慨的道:“琅兒啊,今天真是太謝謝你了,大明的列祖列宗都要謝你……”
“皇伯母言重了。”
朱慈烺埋頭乾飯,大明朝的八輩祖宗都謝我,有點嚇人。
“伯母已經準備好了以身殉國,還以為明年今日就是我的祭日。”
張皇后說著話從走上來的宮女手裡接過來一個一尺見方的木盒,“是你讓伯母可以見到明天的太陽,伯母無以為報……”
朱慈烺的心“砰砰”跳了起來,真怕這個皇伯母下一句蹦出來個“以身相許”……
“伯母把這個送給你。”
張皇后說著話掀開了盒子,裡面赫然都是翡翠瑪瑙、金銀首飾,在琉璃燈的照耀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皇伯母這是何意?”
朱慈烺放下了筷子,一臉不解的問。
張皇后莞爾笑道:“這是皇伯母半生的積蓄,除了這些首飾之外,仁壽宮裡還有白銀四千八百兩,黃金三百兩,回頭哀家讓人送過來。
皇伯母知道國庫空虛,平叛需要巨大的軍餉開支,雖然這些只是杯水車薪,但也是皇伯母的一片心意。”
大明王朝實在太窮了,從萬曆時期就開始入不敷出,一直到崇禎年間也沒能扭轉局面,而且越來越窮。
大明國庫的稅收從仁宗巔峰時期的年收六千萬兩白銀,到了嘉靖時期跌到了年收兩千萬兩,勉強保持收支平衡。
而到了萬曆年間,透過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使得大明稅收略有上升,從年收兩千萬漲到了三千萬兩白銀。
但這也不過是明王朝的迴光返照而已。
雖然短暫回血,但因為百姓棄田逃生,致使大量田地荒蕪,更是讓大明王朝的病情迅速惡化。
萬曆年間發生的三大徵,更是讓軍費暴漲,年支出從兩千萬兩上升到三千五百萬兩,大明國庫開始出現赤字。
甚至發生了因為拖欠戚家軍軍餉太多,賴賬不還,誘殺三千戚家軍的惡劣事件,以至於大明朝廷在軍隊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才會讓後來數不清的明軍不戰而降。
給大明王朝賣命不僅不給錢,還把你騙去要你的命,實在是太可怕了!
從這件事情上來看,大明王朝覆滅這口鍋不應該只由朱由檢一個人來背,他是連續幾代大明皇帝共同努力的成果!
朱由檢剛登基的時候,大明王朝的年稅收還有兩千萬兩左右,而去年僅僅只剩下七百萬兩。
老百姓都幹嘛去了,逃跑的逃跑,餓死的餓死,造反的造反!
叛軍愈剿愈盛,國家越打越窮!
崇禎難稱好皇帝,但也不是墊底的水平,綜合能力全史中等偏下或者下等偏上,之所以無法扭轉乾坤,實在是因為他拿的牌太爛了。
朱由檢作為一個只有本科水平的考生,卻拿到了清華、北大難度的考卷,不考砸了才怪!
崇禎年間的大明王朝不僅爛在軍事上,還有經濟、政治、社會全方面的潰爛,朝廷威信蕩然無存,小冰河導致天災連綿不斷,階級矛盾不可調和。
明末的這個考卷,就算拿給朱元璋、曹操、劉秀這些擅長軍事的開國巨頭怕是也回天乏術。
因為只靠軍事能力根本改變不了局勢,士兵都不給你賣命你去指揮誰?可以說軍事實力是手裡的槍支,經濟實力才是子彈,沒有子彈空有槍支還不如燒火棍好用!
要想讓已經住進重症監護室的明王朝起死回生,只有先改革內政,讓國家富強起來,讓百姓吃上飯,才能減少愈來愈多的造反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