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七十四、兵敗如山倒 (1 / 2)

“諸位大人請聽諸葛良一言!”

諸葛亮對著城牆上的諸位當朝大佬施了一圈禮,然後站直了身軀,迎著春風徐徐道來:

“闖軍之中有大明投降的人馬十餘萬,若是唐通的倒戈不能得到朝廷的寬赦,那麼這十餘萬人馬別無選擇,只能為闖軍死戰到底。

若是朝廷能夠法外開恩寬赦唐通,那麼其他將士就會產生叛順歸明的心理,就算這批人不立即倒戈,也不會再為李自成死戰。

兩害相權取其輕,臣以為懲處唐通弊大於利,寬赦唐通利大於弊,故此建議准許唐通歸降,以爭取其他投順的將士之心。”

“諸葛少詹事果然高瞻遠矚!”

就在其他官員衡量諸葛亮的話對不對之時,兵部侍郎侯恂已經鼓掌稱讚,“老夫已經很久沒見到這麼睿智的年輕人,在詹事府做事真是屈才,殿下何不將之調到兵部,讓他大展才華?”

“這侯恂的見識比其他閣老高出一截啊!”

朱慈烺在心中暗自誇獎一聲,侯恂在坐了十年牢獄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這份睿智,實屬難能可貴,“侯卿言之有理,本宮回頭就調諸葛良到兵部任職。”

其他幾個堂官琢磨了片刻,都覺得諸葛亮說的有道理,懲處唐通帶來的弊端的確大於利益,便都不再抗議,請朱慈烺自行決斷。

朱慈烺召喚司馬嚴到跟前吩咐道:“你找幾個大嗓門的一起高喊,本太子准許唐通將功贖罪,但要先去協助吳三桂擊敗闖賊左軍,並在吳三桂麾下效力一些時日,等解了京師之圍,再行賞罰。”

“臣遵命!”

司馬嚴立即按照吩咐從守軍中挑選了百十個大嗓門計程車兵齊聲高喊:“唐通聽令,太子殿下准許你將功贖罪,但須先去吳三桂麾下效力,助平西伯擊退闖賊左軍,待解了京師之圍後再行賞罰。”

唐通在亂軍之中聽到城牆上的喊聲後淚水盈眶,下馬朝朱慈烺所在的方向鄭重的磕了三個頭,這才翻身上馬,揮刀高呼:

“將士們,殿下已經准許我們將功贖罪,以後不用再受闖賊的鳥氣了,跟著我一起奮力殺敵!”

“殺闖賊!”

“殺啊,殺李自成!”

“殺他孃的,老子再也不用受鳥氣了!”

這支人馬自從投降大順後就沒受到重用,一直在賀錦的手下打醬油。

要麼就是攻城的時候衝在前面當炮灰,要麼就是打掃屍體清理戰場,一個個心裡都憋著一口氣,此刻終於反正了,自然要使出吃奶的力氣殺敵。

只見他們一個個擼起袖子,咆哮吶喊著,揮動著手裡的大刀猛砍,揮舞著長槍猛刺,竭盡全力的砍殺攻擊範圍內的闖軍。

一起前來救援的隊友突然反水背刺,主將負傷逃走,剩下的闖軍頓時傻了眼,要麼跪地繳械要麼抱頭鼠竄,一萬人的隊伍很快就被唐通率部擊潰,陣斬兩千餘人,俘虜一千多。

劉芳亮遭到吳三桂和戚繼光的前後夾攻,損失慘重,大營被焚,苦戰不支,只能棄營撤退,向北前去投奔賀錦的前軍。

倉惶撤退了三四里路,便撞見了殺紅了眼的唐通所部,劉芳亮認識唐通,急忙大聲求援:“明軍勢大,唐將軍速來支援!”

旁邊的谷可成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蹙眉提醒道:“將軍,我看這唐通的人馬分明是在追殺我們的將士,根本不像是來救援的呢?”

李自成從西安揮師北伐以來,沿途收降了十餘萬明軍。

由於缺少物資,所以這些投降的官兵一直穿著明軍盔甲,為了和敵方明軍做區別,李巖獻計讓這些投降的將士在頭盔部位繫上黃頭巾,這樣便能一眼分清敵我。

劉芳亮聽了谷可成的提醒,定睛看去,只見唐通率領的明軍早就摘下了裹在頭盔上的黃頭巾,而且正在發瘋一般追殺潰逃的順軍士卒,直殺的屍橫遍野,血染山坡。

“看來唐通這狗賊又叛變了!”

劉芳亮氣得咬牙切齒,破口大罵:“我早就建議把投降的明軍打亂編制,以絕後患,陛下非聽牛金星的讓這些明將繼續統帥,現在報應來了。”

唐通也發現了狼狽撤退的劉芳亮,在馬上橫刀大喊:“那個騎著白馬的就是大順左軍主將劉芳亮,兄弟們給我豁出去俘虜了他,定然是大功一樁!”

“殺啊,活捉劉芳亮!”

“劉賊哪裡走,快快下馬受縛,饒你不死!”

“劉芳亮小兒,你已陷入我大明健兒的包圍,還想活著離開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