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天色很快就黑了下來。
微山湖的春風柔柔的,拂面吹來比北京的春天暖和了許多,但坐在馬車裡的朱由檢內心卻是像冬天一樣寒冷。
本來以為逃到南京之後最差也能像李淵一樣做個太上皇,沒想到現在卻有可能變成漢獻帝。
熟讀《三國演義》的朱由檢一直很同情劉協,甚至有些鄙視他,覺得如果自己是漢末的皇帝,一定比劉協做得好!
漢末不就是有個黃巾之亂麼,處境能和現在的大明相比?
漢末有能臣皇甫嵩、朱儁、盧植,甚至一開始曹操、劉備、孫堅、袁紹都是忠於漢室的賢臣,可劉協卻被人控制在許昌做了一輩子的傀儡,說他是個廢物也不算冤枉他。
朱由檢覺得如果自己是劉協,應該可以扭轉局面,控制住野心勃勃的軍閥,中興漢室,亡國之君劉協還不配跟自己比!
相比之下,大明的處境何止難了十倍百倍?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聲勢浩大的農民軍一波接著一波,按下葫蘆浮起瓢。
關外還有驍勇善戰的滿清鐵騎不斷蠶食大明的土地,甚至時不時的繞道進京打秋風;東南沿海也經常有倭寇或者金髮碧眼的洋鬼子來騷擾沿海居民,寇掠縣城。
各種天災連綿不斷,瘟疫四處橫行,身為大明的君主簡直就是坐在火坑上一樣煎熬。
朱由檢覺得自己好累,心裡想著太子真要是能挑起重擔,自己就在南京做個太上皇也挺好!
除非太子守不住北京,身死殉國,那自己就只能學習趙構割據東南半壁江山,然後再圖收復中原。
一路上朱由檢無數次的想,自己將來到底會是李淵還是趙構?沒想到現在竟然有可能變成劉協!
這戲劇性的變化實在是讓朱由檢沒想到,一路上都在躲著李自成的追兵,躲著河北、山東的農民軍,沒想到卻落進了劉澤清的陷阱。
“挾天子以令諸侯,你劉澤清配和曹操相提並論麼?朕如果實在逃不掉,就算自殺也不會讓你遂了心意。”
朱由檢煩躁的掀開車簾朝馬車外面望了一眼,正好與春風得意,哼著小曲的劉澤清四目相對。
“嘿嘿……陛下啊,到了我們老劉家祖宗發跡的風水寶地咯!”
劉澤清興致大好,哼起了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周圍的劉澤清心腹將校紛紛捧臭腳:“總兵大人唱的好,漢高祖寫的也好啊!”
若是擱在以前,誰敢公開唱這樣的曲子只怕早就滿門抄斬了,但現在大明朝廷已是威望掃地,挾持天子的事情劉澤清都做出來了,又怎麼不敢唱大風歌?
朱由檢靜靜的看著劉澤清表演,一言不發,已經被人騎在臉上了,也只能任由他輸出了!
劉澤清繼續試探朱由檢的底線:“陛下啊,不可否認,咱們大明的太祖也是個千古帝王,但我們老劉家的漢高祖也是千古一帝啊,你說兩位開國帝王誰更勝一籌?”
“劉澤清,你放肆!”
一向狂躁嗜殺的朱由檢這次出奇的冷靜,倒是旁邊的周皇后再也聽不下去,忍不住開口訓斥。
“劉澤清,你以為就憑你區區幾萬人馬,就能學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嗎?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哀家勸你還是懸崖勒馬,免得將來死無葬身之地!”
“哈哈……皇后娘娘教訓的是,微臣怎敢望魏武帝的項背?”
劉澤清在馬上發出放肆的笑聲,手中馬鞭朝不遠處的城牆一指,高聲道:“曹操是亂世之奸臣,我劉澤清可是治世之忠臣,我對咱大明朝可是忠心耿耿!臣已經派副將進駐沛縣,陛下今晚就在此城休息,咱們明日再南下鳳陽。”
“你他孃的推搡什麼?”
一個留著絡腮鬍子的參將坐騎被人擠開,不由得破口大罵,話音未落就被一柄銀槍刺穿了喉嚨,接著挑落馬下。
劉澤清大吃一驚,急忙定睛看去,只見一個騎著白馬手持銀槍的武將迎面衝了過來,勢挾風雷,不可阻擋。
原來卻是趙雲飛縱胯下寶馬,全力馳騁,終於在劉澤清大軍即將進入沛縣之前追上了這支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