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十三、大魚上鉤 (2 / 2)

這一段水域是微山湖最狹窄的湖面,南北長度僅僅只有六七里,運載著朱由檢的小船用了一炷香的功夫便靠近了南岸。

只見岸上旌旗招展,刀槍映日,三萬明軍列隊待命。

年約四旬,身穿銀色甲冑,披著大紅披風的劉澤清在數十名幕僚、參將的簇擁下翹首期盼,殷切的等待大明天子鑽進自己的“布袋”。

“來了,來了,朱由檢來了!”

一個參將最先認出了站在船頭身著甲冑的朱由檢,“去年中秋我進京受封時去過紫禁城,記得清清楚楚,那個穿盔甲的人就是朱由檢!

“咳咳……喊陛下!”

劉澤清咳嗽一聲,不滿的瞥了這個參將一眼,“咱們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咱們是要學曹公!咱們不是要造反,不可失了君臣之禮!朱由檢只能我喊,你們誰也不許喊!”

“哈哈……總兵說的是,只能你喊朱由檢的名字!”

眾人陪笑起鬨,紛紛舉目眺望,“第一個過來的還真是朱……還真是天子,曹英才這嘴皮子厲害呀,果然把他誆騙過來了!”

劉澤清一臉得意:“那可不,還有我的親家馮尚書跟在朱由檢身邊吹耳旁風,他豈有不上鉤之理?”

“哦……原來馮尚書是總兵的親家,啥時候的事情?”許多瞭解內情的幕僚忍不住詢問。

劉澤清得意的撫須奸笑:“年前進京的時候與馮兄訂的婚事,我將次女許配給馮兄的幼子馮勇為妻。”

劉澤清說著話扭頭向人群中招呼一聲:“賢婿出來與我麾下的各位將軍認識一番。”

只見一個油頭粉面,紈絝公子打扮,年約十七八歲的少年從人群中鑽了出來,抱拳施禮:“我是馮尚書家的老三馮勇,這廂有禮了!”

眾人看在劉澤清的面子上紛紛還禮:“哈哈……馮公子客氣了,果然是一表人才,與二小姐簡直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原來馮英與劉澤清認識多年,私交甚篤,平日裡書信往來頻繁。

劉澤清這些年從一個低層武官攀升到山東總兵的高位,成為手握重兵的一方軍閥,這裡面也少不了馮英的美言與提點。

此外,馮英與朱純臣來往親密,不曾想朱純臣突然被太子手刃於午門,又下令金吾衛和羽林衛嚴查朱純臣的黨羽,嚇得馮英魂飛魄散,急忙帶著三個兒子跟隨朱由檢出了北京逃命。

由於馮英是個文官,位高權重,而且沒有直接參與朱純臣謀反之事,因此奉命捉拿朱純臣黨羽的司馬嚴、楊文斌也沒有找馮英的麻煩,放他跟著天子離開了京城。

但馮英已是驚弓之鳥,生怕到了南京後會被太子派人抓回北京問罪,一路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個驚天計劃。

於是馮英悄悄吩咐三子馮勇,讓他與次子馮武找機會離開大隊人馬,提前趕往濟南府打探劉澤清的隊伍去向,遊說劉澤清挾持朱由檢前往中都鳳陽,效仿曹操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護送朱由檢的騎兵是從六個衛所挑選出來的,本來就互相不認識,再加上連夜行軍,馬蹄嘈雜,因此馮氏兄弟輕而易舉的就逃離了隊伍。

兩人在路上買了備用馬匹,輕裝快馬,很快就甩開了大隊騎兵,提前進入了山東境內。

馮氏兄弟途徑臨清的時候一打聽,才知道劉澤清在北上途中忽然下令就地劫掠,然後率部向南奔江淮而去,於是繼續向南追趕。

在狂奔了四百里地後,馮氏兄弟終於在兗州府微山湖附近追上了浩浩蕩蕩的劉澤清所部,並道明來意。

得知朱由檢成功從北京突圍,準備前往南京坐鎮的訊息後嚇得劉澤清目瞪口呆,半晌無語。

本來以為朱由檢這次在劫難逃,大明覆滅在即,沒想到朱由檢竟然能夠從絕境中逃出生天,萬一被他到了南京怕是會降旨追問自己不救北京反而縱兵劫掠之罪。

見劉澤清驚恐不已,馮勇隨即將來意告知,把老爹馮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和盤托出,希望劉澤清率部挾持朱由檢改道去中都鳳陽。

劉澤清聽完後喜出望外,當即拍案同意賭一把,做個再世曹公!

劉澤清部下劫掠多次,與其說是官兵還不如說是匪軍,早就視大明律法為無物,一群部將聽完劉澤清的計劃當即紛紛攘臂支援。

“咱們何必做曹公,乾脆學趙匡胤來個黃袍加身算了,劉總兵做皇帝,我們做開國功臣!”

劉澤清的大腦還算清醒,對部將表示道:“咱們目前只有三萬兵馬,還是得先學曹操挾持天子,等我們的兵力像左良玉那樣擁有幾十萬之後再來個陳橋兵變不遲。”

經過一番策劃,劉澤清決定利用微山湖分割朱由檢和護駕的騎兵,然後強行劫持他去鳳陽,再逼迫朱由檢撤銷朱慈烺監國的命令,改封馮英為內閣首輔,封劉澤清為三軍大都督。

計劃順利施行,看著站在船頭的大明天子距離岸邊越來越近,劉澤清笑的心裡幾乎開了花,彷彿皇帝的寶座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一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