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來福接著往下讀:“禮部尚書倪元璐捐餉八千兩!”
“刑部尚書張國維捐銀一萬兩!”
“工部尚書範景文捐銀一萬三千兩!”
“署理戶部尚書周文尚捐餉三萬八千兩……”
“三萬八千兩?”
張皇后的腦瓜有點懵,嗡嗡作響。
半月前朱由檢募捐總共才弄了二十多萬兩,這大侄子一個早朝下來就從幾個尚書的身上搞了十幾萬兩?
這大侄子的臉這麼大,文武百官這麼給面子?
不過周文尚的月俸也就四五十兩,一年不吃不喝也才四五百兩,他從哪裡搞到的三萬八千兩?
看來侄女說的“百官皆可殺”這些流言也是不無道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老百姓的心裡有桿秤,時間久了總能知道你的斤兩!
直到朱慈烺三個人吃完午餐,徐來福和李從良才全部統計完畢,所有字據加起來總共一百六十八張,累計245萬兩白銀。
捐錢最多的是由吏部左侍郎調任署理戶部尚書的周文尚,捐了三萬八千兩。
次之的是衛國公鄧暉捐獻的三萬兩,他是開國功勳鄧愈的後裔,家裡經商多年,頗有錢財。
捐的最少的則是大理寺少卿石禎祿,捐了五千兩,再向下低於五千的清官基本都被朱慈烺免了,總不能當真逼著這些大臣賣兒賣女賣房子吧?
“琅兒你這手段真是厲害哪!”
張皇后一臉欽佩之色,感慨萬千:“皇伯母是真服你了,你父皇張羅了半個月才募捐了二十多萬兩,你一個早朝下來就弄到了二百多萬兩!
倘若假以時日,琅兒必成大器,或許大明要在你的手裡中興了。”
李從良在旁邊附和道:“皇后娘娘所言極是,奴婢自從八歲進宮,先後服侍過神宗、光宗、熹宗,以及現在的陛下。
奴婢覺得論處事之幹練,決定之果斷,太子都是高出一籌,倘若加以礪練,將來必成一代明君,中興大明!”
李從良說這個,朱慈烺不跟他犟。
在位四十八年的明神宗就暫時不提了,但光宗、熹宗都是些什麼玩意?
一個在位一個月就被宮女毒死了,一個在位七年就病死了,便宜老爹朱由檢也難稱明君,比他們勝出一籌實在不算值得驕傲的事情!
自己可是擁有金手指的穿越者,還是研究明末的歷史作家,如果網路寫手勉強能算的話,自己對標的人物應該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皇伯母過獎了,侄兒一定會竭盡所能,中興大明。”
朱慈烺拿起手帕擦拭了下嘴角的油漬,吩咐宮女把餐桌上的殘羹剩飯收拾起來。
接著又吩咐李從良拿著各位大臣寫的字據全部加蓋玉璽大印,然後交由戶部對比著挨家挨戶去收銀子。
看到朱慈烺直打哈欠,張皇后起身道:“琅兒早晨起的早,趁著中午睡個晌覺吧,皇伯母就不在這裡耽誤你的功夫了。”
“吃飽了就睡會長胖的。”
張星彩絲毫不拿朱慈烺當外人,“太子爺可是吃了不少,還是鍛鍊一會再午睡更有益身體。”
“要不星彩表姐陪我後花園逛逛?”
難得美女表姐關心,朱慈烺主動邀請張星彩,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嘛!
“姑姑不同意。”
張星彩竟然拒絕了,“我可不想回家被關禁閉。”
張皇后搖頭苦笑,起身告辭:“既然琅兒主動邀請你,那你就留下來陪他逛逛吧,哀家睏乏了,我回宮休息去了!”
朱慈烺表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也有正常的生理需求。
尤其是宮廷裡遍地鶯鶯燕燕,又不能對宮女亂來,甭提那滋味多難受了,還是趕緊跟美女表姐培養下感情,儘早弄進鍾粹宮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