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附近的墓穴內。
陳少青看著導師從凹凸不平的地上撿起一枚小小的錢幣,探頭詢問:“老師,這是哪個朝代的錢幣?”
導師汪京仁用戴著手套的手輕拂掉錢幣上的泥灰,仔細觀察一番,有了判斷。
“這個啊,是西漢王朝的五銖錢。”他側蹲著,手肘撐在膝蓋上,指著手裡的錢幣展開講解,“你看,這枚錢幣錢型整齊,且深峻平整,連線錢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內外郭,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內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
以求準確,汪京仁拿尺子量了一下,又說:“它的直徑25.3毫米,穿直徑0.98厘米。郭厚0.2厘米,寬0.13厘米,比郡國五銖的郭略寬。”
陳少青頻頻點頭,接著導師的思路說:“從這枚錢幣和墓室的奢華程度可以得出,這個墓的主人是西漢時期的某個貴族?”
“這個可能性有百分之九十。”汪京仁把這枚錢幣裝進密封袋內,放在一堆新鮮出土的古物中。
“汪老師,陳哥,吃飯了!”外面有工作人員在喊他們。
汪京仁便和陳少青邊走邊說,出去拿盒飯。
他們隨便找了個地兒坐下,拆開筷子吃飯。
陳少青習慣性地趁吃飯時摸出手機看看新聞。
一劃開解鎖介面,螢幕上彈出很多個APP的推送訊息。
他誤觸到微博彈出的最新熱搜,畫面跳轉,進入微博熱搜榜。
熱搜第一就是喬晏。
喬晏?
陳少青有所耳聞,這個墓穴會被發現,和這位叫喬晏的嘉賓有關。
他點進熱搜,一邊往嘴裡塞飯一邊滑動螢幕。
才看到一半,陳少青就皺起眉,一臉“這是什麼鬼東西”的表情。
“老師,您看。”他把手機螢幕放到汪京仁面前,一臉憤然,“這不是造謠麼,還牽扯到我們單位。”
汪京仁拿過手機,往下滑,看完整篇長文。
越看,他臉色越難看。
厚厚的鏡片折射出嚴肅憤怒交雜在一塊兒的沉重眼神。
“一派胡言!”這位學術領域妥妥的大佬發出恨鐵不成鋼的聲音。
和考古這個工作相生相伴大半生的汪京仁,最看不慣這些利用網路對別人施暴,以獲取利益的行為。
況且這篇長文把他們考古隊也囊括在做戲捧喬晏的行列,這麼多工作人員日夜兼程趕來,吃不好睡不好,是為了做戲?
簡直荒謬!
汪京仁只覺得面前的飯都吃不下了。
他掏出自己的手機,登入幾年前為了宣傳歷史節目而申請的賬號。
生疏地在螢幕上劃拉一會兒,找到發微博的圖示。
汪京仁打字不快,和年輕人相比可以說是慢了一倍不止。
但是他就這樣緩慢地在手機上敲下一句句,他認為自己應該告訴大眾的話。
陳少青不忍導師飯都沒吃完就急著發微博,提出幫忙,都被他拒絕了。
接近兩個小時,這篇回應熱搜的長文終於編輯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