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薇會給林朝風自己的空間,要說他這個粘人的寶貝妹妹也不是那麼的不懂事,對於這點,滿腔複雜情緒的林朝風心中也是多了一份欣慰,也因為這一個十分微小的細節,林朝風忽然感覺自己心中敞亮了一些。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所有事情的癥結似乎都在他自己身上。
他雖然有意識到這個事情可能並不簡簡單單的只是因為自己而起,也知道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可能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如果說爛哥真的是抓住自己的這個事情要跟學校去糾結什麼的話,那麼他只是一個突破口。
之前他們的思路都陷入到了一個囹圄當中,就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一想到解決問題就沒有想到過問題也分表面問題跟根本問題。
雖然說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下手,但是整個事情如果他自己推測的沒有錯的話,似乎他林朝風需要解決的問題壓根就不是什麼根本問題。
導火索,導火索,通常很多事情的導火索時間幾乎都不觸及問題的核心。
對於爛哥的事情,他林朝風自身跟這個事情的根本問題有什麼關聯嗎?
林朝風尋思來尋思去也不覺得自己會跟這根本問題有關,這學校跟爛哥有著什麼牽扯那始終是他們的事情,自己是誰?
自己不過是一個在校的學生,因為看不慣有人欺負人也就仗義的出了下手,還沒把人怎麼樣呢,人家就找上門來要找麻煩。
這在自己壓根就沒有什麼道理情理上的問題的情況之下,麻煩找上門那麼他該是一個怎樣的態度?
難不成任由那大砍給自己扯頭髮任辱任罵?
關於大砍的事情,一直到現在林朝風都不覺得自己做得有什麼問題。
準確來說哪怕大砍不找上他,他也覺得自己要是有機會,反而會去會一會這個大砍,這個人在學生當中的名聲太差了,同時他們也經常被迫的聽到這個人的事情,而那些事情都是些會令他們反感而噁心的事情。
沒辦法,畢竟社會小混子嘛。
他林朝風不是一個喜歡坐以待斃的人,這跟他在遇到事情之前會動腦子去思考有著莫大的關係。
他們學歷史的時候,出於玩笑與調侃都覺得歷史上許多名人的結局很多都是因為腦子問題,如果不是腦子問題他覺得他們應該會有更好的結局。
這個比如說明末崇禎皇帝,當時林朝風在瞭解到這麼個皇帝的時候就覺得有些蛋疼,總得來說看著明末這最後一個皇帝有點腦瓜子疼。
自己生性多疑,生性多疑沒什麼問題,那曹操不也是生性多疑?
生性多疑動不動就換大臣,然後了在最關鍵的問題的時候腦子就轉不過彎來,林朝風總覺著如果當年崇禎不選擇吊死煤山的話,選擇轉移南京的話,那麼後面會不會沒有滿清統治的三百年?
縱然不是這樣,他也覺著歷史肯定會被完全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