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李閒雲陰沉著臉看報告。
又出事了。
前任秘書,現任協調部負責人的李子杏低著頭不敢說話。
事情是出在從恆泰那裡拿到的一批樓盤上,這部分有一些是要做員工樓的,會低價賣給公司內部的一些有貢獻的員工——李閒雲的態度是要有傑出貢獻的才有低價拿房的資格,問題是你怎麼算傑出貢獻?
你一個普通員工,有貢獻早升遷了,所以你普通你就是沒貢獻。
按這個邏輯,誰官大誰貢獻就大,那麼這分配自然是從上往下走。
高管們掌握著分配的許可權,有好處要自己先撈。
這就導致了分配不公!
分配不公怎麼辦?
欺上,壓下!
所以在上報給李閒雲的時候,號稱內部分配基本是高管百分之十,中層管理百分之十,基層百分之八十,一到實際落實,你就發現原來有相當部分管理人員都特麼成了基層了!
實際上管理級別的有一個算一個,基本都有。
這你妹就讓人無語了,順帶著也就導致了內部的不滿,這也是李閒雲知道這事的原因——有人直接在企業內網上叫罵了。
關鍵這不是一個人,而是所有人的事——這不是貪腐,所以大家都想要,也都有權爭取,這本身不違法沒任何問題。
但這件事直接導致了內部風氣與士氣的變差。
甚至有人因此內部攀比,我有你沒有,說明你在公司地位就是不如我,那要怎麼才能有?自然就是要和管理多多親近!
於是,報告要做虛,內部要走關係,一個房子的事,直接牽動無數人的心思。
比個體貪腐更可怕的是群體貪腐,比群體貪腐更頭疼的是它還不算貪腐!
你怎麼搞?
李閒雲本來想用這個刺激大家努力競爭,多做貢獻,結果只刺激了一個爭權奪利出來。
終究還是自己懈怠了。
但也不僅僅是他的問題。
李閒雲面色陰沉:“規劃部怎麼搞的?為什麼不搞一個合理規劃?”
李子杏無奈回答:“您要求以貢獻分配,但貢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量化的事。而且這事也不歸規劃部負責,是管理委員會負責。他們用這個來平衡各企業的資源。”
也就是說,資源管理委員會把這部分許可權接了過去,然後用這個作為資源置換以應對各方老大的資源索取?
操!
你們特孃的是誠會玩?
“總得有個標準吧?”李閒雲冷著臉問。
李子杏繼續委屈:“定了標準的,你說的以貢獻嘛。”
得了,又回到那話了。貢獻大的就升職,所以名正言順的管理優先,剩下的屬於可操作空間。
李閒雲知道,不被下屬騙的老大是不存在的,而問題也還是要解決。
事情的關鍵還是李閒雲沒打算給所有人福利分房,一來沒這麼多房,二來李閒雲也不可能搞大鍋飯制度。既然不能一視同仁,那就必然內部爭奪,然後就是有權者當先的結果。
這刻想了想,李閒雲道:“讓蘇海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