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道德有杆尺,那麼李閒雲覺得自己的這根標尺在這次事件中有提升了。
但它會不會繼續下降?
李閒雲不知道。
人是情感動物,是波動性的存在。
今天你可能講交情,講良心,明天你可能就又講生意,不擇手段了。
企業家的良知,就像股市裡的曲線圖,波動不休,但總體是向下的,是冒綠光的。
蘇海莉到是藉此建議啟動易勝二度造神計劃——把李閒雲宣揚成聖人。
但被李閒雲言辭拒絕了。
無論如何他不會接受自己封神——過去這兩年,李大老闆的氣勢明顯升格,如果說以前拍桌子罵娘是手段,那現在就真的是日常。
繼續封神,飄的更高,手中有鬼可以殺人於無形的他,搞不好就作出什麼妖來。
無人牽制的後果是可怕的!
李閒雲不知道自己將來會不會走到那一步,但至少現在他還清醒,不會為自己走到那一步去主動創造環境。
總之這次事件,算是李閒雲道德上的一次大牛市。但牛市總有頂峰,頂峰過後,該下跌就還得下跌!
李閒雲現在就是這種狀態——進入道德股市的頂峰拋售期。
易勝傳媒辦公室。
李閒雲面色陰沉。
外界對他的評論正在高峰期,一時間,他都快成道德聖人至高標杆了。
但是誰也不知道,道德聖人這刻說出來的話,卻冷酷的如九幽地獄中吹出的寒風:“所以你覺得這部片子有可能成事?”
坐在李閒雲的對面,朱晨點頭:“目擊者是一部好片子,我憑我多年從業的經驗可以確認。”
李閒雲沉默著。
他們現在討論的是盛達即將在春節檔上映的一部電影。
是朱晨離開盛達之前製作的片子,他也有參與,對此片他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當然,朱晨的說法代表不了什麼,業內失手也是常態。
但如果從機率上講,專業從業人員的眼光肯定還是要比大眾要高的,他們只是更容易犯經驗性錯誤,忽略當下市場的一些感受——他們評判片子的好壞,經常是從片子自身,而不是從時下大眾的角度,確切的說也沒法這麼做,畢竟那麼多人,你怎麼知道誰是什麼樣的口味?
一切都是經驗。
目擊者是一部懸疑探案片,這種片子特別重劇情。
不過盛達一向是大製作,除了懸疑探案外,同樣也有大特效的元素,無論劇情畫面都不錯,投資也高達兩億多,顯然是要在這次的春節檔上搏一鋪了。
這刻看了看手中的劇本,劇本是朱晨憑藉記憶寫的,細節或許有出入,但整體框架基本都有了。
李閒雲看過劇本後,也覺得這本子確實可以,不但故事好,也為導演的發揮留下了足夠的創作空間——好劇本不僅僅是好故事,還要提供好的表現方式,甚至本身就會寫到這些。
這刻拍了拍劇本,李閒雲道:“我不會讓這片子起來的。”
朱晨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