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下來,直接確定了兩個投資專案。
易勝影視藝術培訓學院和舞蹈團的投資。
一旦完成這兩項,再加上之前的佈局,那麼李閒雲就基本把影視圈的所有周邊生態都給佔據了……他就差買站開玩具廠了。
但佈局是如此,要發展起來依然任重道遠。
現在的佈局,基本還是為影視製作與藝人造星服務。
而周邊產業本身還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也是需要培養的,&nbp;&nbp;更何況已經擁有的那些,綜藝,音樂,短影片,經濟,時尚等也遠未達到李閒雲要求的體量。
一步步來吧。
當下李閒雲邊和姜正李城那邊聊了起來。
民辦影視學院並不是什麼問題,江城影視就是典型民辦影視。
賺錢還不少!
但李閒雲的影視學院和其他影視學院明顯不同。
首先就是隻專注藝人培養這塊,其他不負責。
其次就是除了演技其他都教。
這特麼也是個樂子。
此外就是這個影視學院基本免費,&nbp;&nbp;本身就是作為純粹的培養基地運用。
免費固然會帶來財務損失,但也有個最大的好處你擁有更多挑人的資格,畢竟門檻低了,基數就大了。
最後就是所謂的影視學院也就是個名頭,因為資質問題,影視學院是俗稱,真正的名頭還是易勝傳媒旗下的企業內部培訓基地,然後再慢慢獲得學院資質。
之所以要這樣做,說白了就是名正言順的控制。
你要一開始搞個學院,你肯定不能這麼玩——民辦學院也是要接受管控的,有一套基本制度的。
所以我先內部管控好,形成企業內部培訓機制,內部穩定後再想辦法換個名頭,目的也不過是為了搞獎項,這時候這個地方內部運作機制已經名聲在外,大家知道怎麼回事,掛個羊頭賣狗肉,&nbp;&nbp;操作起來就方便了。
有必要的話可以連學院資質都不需要,&nbp;&nbp;到時候就是掛著內部培訓基地的名頭,對外自稱學院就可以了。
這就好比吳果不叫吳果,而叫吳籤,喊的人多了,就人人都知道他是個籤。
內部培訓基地也一樣,喊學院的人多了,大家自然就當它是學院。
形成名與實不符的特異存在。
合理合法,更不容易被外界影響——教育局想查都沒轍,我不是學院,我就是個內部培訓基地,影視學院那是叫著玩的。吹牛逼它不犯法吧?
唯一的問題就是操作難度高,需要有足夠的名氣來打響!
畢竟一個培訓基地的內部頒獎要涉及到全國層面——這比賺一個億的小目標要難得多。
影視學院的事,暫時就這麼定下了。
至於投資歌舞團的事,則還需要好好找目標。
李閒雲想要的是那種名氣不大,實力有的,舞者顏值身材資質都夠的那類歌舞團。
但你一天到晚想著撿便宜,哪有這麼多便宜可以讓你撿?
所以李閒雲也只好換個思路——要不我們從人入手得了。
不買歌舞團,直接挖人!
這個思路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