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製作十部院線,是目前易勝傳媒的極限——他不可能拿出所有資金做院線,就這還需要和其他影視公司合作才行。
但是資源就是要拿來用的。
鬼城的發展蒸蒸日上,許多劇組都過來拍戲。
這時候李閒雲就有機會了。
他只要派人過去跟他們談:你把宣發交給我,你這趟過來拍攝,我給你打個折。
跟後期一樣。
反正拍電影都是要找人做宣發的,別人給的承諾,這邊也能給。同等情況下,一個九折都能讓一堆影視公司考慮接受了。
當然,這麼做其實是損了藍元,迅捷,老鬼他們這些股東的利益。
因為他們在宣發公司這塊沒利益,你拿鬼城的利益換宣發的利益,這是傷害股東利益!
但這就是當老大的好處了。
人嘴兩張皮,怎麼都可以說。
“我不是用鬼城的利益換宣發的利益,我其實是在用這種方法繫結客戶。你看,他們得到了打折許可權,不能不用吧?那下次就還得來,這叫促銷!”
扯淡誰不會啊?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懂規矩,知道什麼時候該睜隻眼閉隻眼。
作為投資人,非常清楚創始人能發展企業,能為自己帶來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基礎上,一點蠅頭小利根本不值得去計較,那隻會破壞交情,到最後什麼都沒有。
現在在企業裡流行一種古董文化。
企業大老闆們沒事就喜歡買古董,真的是因為喜歡嗎?
不是。
是因為企業購買的東西,是可以攤折舊的。
假如這個花瓶值一個億,我買回來,攤折舊後,每年降百分之二十,五年後就可以算作無價值,然後老闆用一塊錢買回來,這就是自己的。
然後轉手賣出去,給其他的老闆攤折舊,自己就從公司裡坑了一個億到手,還不用交企業到個人的百分之二十所得稅。
多划算。
所以古董書畫這類玩意兒之所以會升值,是因為它有金融的功能,但普通人就別碰了,因為你找不到接手的,人家也看不上你那幾千幾萬的“古董”。
創始人用這種方式轉移利潤到自己口袋裡的事太多了,象這樣的事,投資方會不知道嗎?
怎麼可能?
門兒清。
無視!
公司發展得好,一年幾百億,誰跟你計較這個?
著名的馬老闆從公司借款從國外買了架飛機回來,然後轉租給公司,用還是自己用……給自己買架飛機不用自己花錢還賺錢!
就是這麼牛逼,就是這麼會操作。
憑什麼?
就憑公司有錢,他是話事人,股東不計較。
但是馬老闆要把某支付APP獨立出來,涉及到幾百上千億的事,投資人就跳腳炸鍋了。
很多事,不是不知道,就是睜眼閉眼的事。
當年李閒雲也遇到過這樣的事,一家下屬公司的總經理與副總不合,結果副總一查賬,發現公司有筆六千塊錢支出不對,公司實際沒買這東西,被總經理給貪了,於是就捅了上去。
董事長親自過來處理,副總經理洋洋得意,等著總經理被開除。
結果副總經理自己被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