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版A2000與商業版的A3000。
這兩款電腦的效能,已經突破了目前的巔峰水準。
但還是在陸一鳴的計劃之內。
可眼前的這款膝上型電腦,卻是讓陸一鳴眼前一亮。
雖然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款膝上型電腦依舊是‘土的掉渣’。
但如果放在這個年代,絕對屬於是劃時代的產品了。
“陸總,這絕對可以被定義為首款入門消費級行動式彩屏電腦。”
樊東一臉興奮地介紹著。
一開始,龍騰系列並沒有釋出膝上型電腦的計劃。
而樊東,也是在一個偶然的契機下,嘗試了研發。
卻沒有想到,真的給做出來了。
“如何突破技術侷限的?”
這才是陸一鳴最為好奇的地方。
相比於桌上型電腦。
筆記本從CPU、顯示卡、記憶體、主機板的“技術”含量來說。
雖然其內部電路的原理、晶片組成方式基本上都是完全一樣的。
但筆記本配件體積小、散熱小、功耗低。
所以就造成了它的“製造”的難度高出桌上型電腦太多。
筆記本需要抗震能力更強的硬碟,也就是所謂的‘抗震技術’。
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硬體製造商,技術上並沒有完全達到標準。
“嗐,當時不就是想要把硬碟搞得結實點,畢竟是咱們的拳頭產品,總不能被人家笑話,可沒想到,一不小心,咱們就突破了‘抗震技術’。”
得,樊東這表情,實在是有點欠啊。
一旁的梁倩,也是露出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來。
話說,國外主流大廠,研究了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進步。
你這裡倒好,無意間就做出了突破?
這話要是說出去,得氣死多少工程師?
當然,抗震技術只是其中一環。
筆記本跟桌上型電腦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熱設計上規劃。
陸一鳴上一世的時候,也是潮流兒。
任何新出的電子產品,陸一鳴總是願意第一時間去嘗試。
當年水果推出了第一款筆記本的時候,陸一鳴也是第一時間託人從國外帶了回來。
結果,這冬天開機還算是勉強。
可一到了夏天。
開機10分鐘,筆記本燙的就能煎雞蛋。
工藝上的不成熟,使得第一代筆記本產品無疾而終。
陸一鳴知道前世的教訓,自然是不願重蹈覆轍。
而這一點,樊東也已經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