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去之後,王小龍看了看選單,立刻就發現了“怡賓燃面”,售價8元。
他笑著說:“就是這個!”
說完,將其新增進了購物車,然後自言自語的說:“十塊錢才能用優惠券,也就是說,如果我現在加兩塊錢的東西,支付的還是八塊錢。”
“點個什麼呢……”
“對了,可以加一罐可樂。”
說罷,他點進飲料這個分類,果然,有可樂和雪碧可以選擇。
罐裝可樂賣2.5元,他不假思索的點了加入購物車,然後就進入購物車結算。
“十塊零五毛,你可以看到這裡自動使用了一張兩元的紅包,所以實際結算金額是八塊五。”
隨後,他點選支付,跳轉至支付寶支付頁面,輸入支付密碼,完成支付。
訂單完成的頁面提示,餐點正在等待餐廳接單。
王小龍說:“餐廳在確認接單之後,就會正式進入計時了。”
果然,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商家就確認了訂單,頁面顯示,餐點會在三十分鐘內送達。
另一邊,記者正在辦公樓外的一個小廣場,採訪幾個等待派單的餓了麼騎手。
記者詢問他們的收入,他們說目前的底薪是2400元,同時期燕京的平均薪資也不過2300元。
而且,騎手接單超過一定數量還有額外的訂單提成,超出的每筆訂單給兩元錢補貼。
對騎手來說,這份工作的收入可以輕輕鬆鬆突破三千,甚至比很多坐辦公室的大學生收入還要高。
記者正在採訪他們的時候,王小龍的訂單已經完成派單,收到派單的騎手並不在被採訪的這些人中。
剛好王小龍的餓了麼頁面提示訂單已派單給指定騎手,並且將騎手的電話提供給了他。
於是記者急忙打電話給這位騎手,準備與他碰頭。
這位騎手正在趕往飯店的路上,於是記者便與他約定在飯店碰面,隨後立刻乘車前往王小龍下單的那家麵館。
到了麵館,騎手已經先一步抵達,此時飯店正在製作王小龍的訂單,於是記者便採訪了飯店的老闆。
記者的第一個問題是:“接入餓了麼,您覺得對您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老闆操著一口川渝口音,笑眯眯的說:“當然是訂單變多了噻,我們這個飯店比較小,一共就幾張桌子,最多也就能坐十個人吃飯,所以工作日的中午,最多也就接二十單左右,多了我們就接不動嘮,因為沒的地方給人家坐,全天下來,也就七八十單。”
記者又問:“那接入餓了麼之後呢?”
“接入餓了麼之後,我們昨天中午透過餓了麼賣了23單,下午賣了29單,晚上就厲害了,從六點到十點關門,一共賣了57單,光是餓了麼賣掉的就突破了一百單,是我們店裡的1.5倍。”
記者說:“那這樣的話,你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長。”
“沒錯。”老闆點點頭,認真的說:“沒有餓了麼之前,我們多大的攤子做多大的買賣,想多做也做不了,但有了餓了麼之後,我們就可以不受店面大小的影響,不受客人吃飯快慢的影響,不停的在網上接單,然後師傅做出來之後交給過來取單的騎手,完全不佔用我們飯店的接待資源,對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巨大的好處,我本來都準備關店回老家嘮,但現在看,我覺得還是可以繼續在燕京奮鬥一下,搞不好能靠餓了麼打出一片天地!”
說話間,後廚的師傅把打包好的餐點送了出來,上面用訂書釘給釘了一張便籤紙。
便籤紙是列印的,上面寫著:訂單號、訂單內容、做了星號遮擋的收件人資訊,以及下單時間等內容。
記者好奇的問:“這個訂單是你們自己列印的?師傅列印這麼多資訊,也挺佔用時間的吧?”
老闆指著一臺小型熱敏紙印表機,說:“印表機和電腦都是餓了麼提供的,接單之後自動列印出來,非常方便,就連裡面的耗材都是餓了麼提供,餓了麼免費提供我們使用三個月,以及免費提供三個月的耗材,三個月之後,機器每月支付150元月租,耗材按需購買。”
記者又問:“這筆支出是強制性的嗎?還是自願的?”
“自願的。”老闆笑著說:“你自己買個手機還要交月租,人家提供給咱們一臺電腦、一臺印表機,一個月200塊也很划得來,而且也可以自己買電腦和印表機,我瞭解了一下,配齊了也得四五千塊,那不如租來的划算!”
說著,王小龍又道:“第中午十一點半,這位架構師在餓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