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計劃不如變化快,時安夏萬萬沒想到明德帝這麼給面子,會直接把場地設在貢院。
貢院那是什麼地方?那可是考科舉的地兒。
所以沐楓這邊只能取消了。
其實原本日子沒定,沐楓也損失不了什麼,因為根本還沒開始佈置。
無非就是少了一個機會而已。
時安夏也不想讓沐楓太失望,就琢磨著上完課,請大儒們隔三岔五到靜安茶館進行文化交流,也是變相做個宣傳。
誰知派了北茴去靜安茶館找沐楓,回來竟然說換了東家。
北茴說,起初那東家吱吱唔唔,一會兒說沐楓回了老家,一會兒又說沐楓病了。總之眼神閃爍,明言有事找他就行。
北茴覺得事有蹊蹺,敷衍幾句就回來稟報了姑娘。
時安夏便是派人直接去找了趙若瀾,一問,才知她小表叔被人奪了茶館。
趙若瀾道,“這事我原本該早些告訴你,但想著你們家那會正在辦紅白喜事,就不好拿這種事來煩你。”
原來,趙若瀾的姨祖母,也就是她親祖母的妹子,是沐家三房的主母。
沐家早年就分了家,當時分家的時候,大房二房三房都分了些莊子鋪子。
大房素來占強,淨霸著生意好的鋪子不說,還見不得二房三房得了正街上位置偏一些的鋪子。
當時三房分到手頭,有一間榮福街的鋪子算是好的,就被大房看上了。
他們三房中,唯一一個主母出自官家,就是大房主母周氏。
周氏各種作妖,三天兩頭以長嫂的身份施壓,又連哄帶嚇,讓他們把鋪子換一換。
趙若瀾的姨祖母徐氏本是商賈之女,身份上要低一些,加之三房的老爺性子也不強。
為了耳朵清靜,他們就應了。
周氏拿了自己嫁妝單子裡的一個破茶館,來換了他們榮福街上的鋪子。
當初,那茶館地處偏僻,只有三年一次的科舉才能收些銀子回來。
平時,路過的人都沒幾個。
沐楓接手後,靠著靈活的頭腦,以及超高的審美,把靜安茶館打造得古樸大氣,清新雅緻。
時安夏當初訂茶館的時候,是一眼就相中這間。
這些年,福榮街的鋪子因著東口被封堵,生意一落千丈;而靜安茶館在沐楓的精心經營下,卻漸漸有了起色。
尤其沐楓與海晏公主搭上線,要承接“和書”字型第一課的訊息傳出,大房那邊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