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秦漢歲月> 第二十九章 說 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說 客 (1 / 2)

第二十九章說客

回到首都彭城的霸王項羽沒有來得及歇息,也沒有來得及清點損失的珍寶,更沒有時間去排查宮中哪些美人已經被劉季玷汙。此後無論到哪裡,他都要將自己最心愛的虞姬帶在身邊。

首都彭城雖然已經被收復,但是霸王項羽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分封之後會引起這麼多的矛盾和鬥爭,對於這些他毫無思想準備。首先是東面的齊地和北面的趙地,田榮聯合周邊的諸侯國發起暴動。然後是西面的秦地,劉季暗度陳倉,偷襲關中,並且入侵了西楚王國。東、西、北三面都冒起了戰爭的煙火,似乎比滅秦之前的形勢更加嚴峻,霸王項羽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首都彭城正處於靶中心,地勢遠遠比關中的咸陽城要差,看來這裡真不是個稱霸的好地方。如今,全國各地都在叛亂,霸王項羽也不知道應該首先要解決哪裡的問題,他沒有統籌分析全國形勢的能力,而亞父范增似乎也未能很好的幫他解決這個問題。他只能是——哪裡形勢緊急,就撲向哪裡;哪些需要他,他就趕往哪裡。他也不懂得如何調配手下的將士,如何下放軍權。每一仗他都要參與,每一仗他都親力親為,他把軍權看得很重。他始終將自己看做是一名將軍,而非君王。

當齊地發生叛亂,他就親自率兵趕往齊地;當首都彭城淪陷,他就迅速班師回來迎戰。雖然兩邊都打了勝仗,但都只是階段性的勝利,沒有從根本上消滅任何一方,反而使自己的軍隊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兩面作戰,往往顧此失彼。當他回到首都彭城,東面的齊地又被田橫收復,剛剛取得的勝利瞬間又被他人奪回。上天似乎又很公平,當你奪回屬於自己的西楚,他人也可以奪回屬於自己的齊地。

他只懂得戰術,不懂得戰略。

如今,似乎只剩下南方的九江王黥布可以依靠。九江王黥布一直是項氏集團最為忠心耿耿的同盟——應該說,是最忠心耿耿的部下。他是霸王項羽麾下最勇猛最兇狠的將領,眾將之首。當年在鉅鹿那場生死之戰,就是黥布率領軍隊切斷秦將王離的糧道,阻擋章邯軍隊與王離軍隊聯絡,才使得項羽有機會破釜沉舟,一舉擊破秦軍,最終擊殺王離、逼降章邯——這也是項羽的成名之戰。後來在新安那座小縣城,又是黥布秘密執行大屠殺命令,將20餘萬秦軍降卒全部坑埋。可以說,九江王黥布就是霸王項羽最忠誠的戰友。而且,霸王項羽欣賞黥布的軍事才幹,對他惺惺相惜。後來霸王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其部下受分封的唯獨黥布一人,待遇之高遠非其他將領所比。(項王封諸將,立布為九江王,都六。《史記黥布列傳》)

但是,這位戰友卻不知怎麼的,自從封王之後身體似乎大不如以前了。霸王項羽在鎮壓齊地叛亂的時候,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九江六縣,請求九江王黥布出兵,但是九江王黥布都推辭說身體不適,需要養病,無法應付長途跋涉的征戰任務。

而這次情勢緊急,霸王項羽再度派遣使者前往九江郡六縣,命令九江王黥布出兵討伐叛徒。但是,當楚國使者來到九江六縣,跟九江王黥布秘密商談發兵之事時,一位不速之客卻不請自來,並且狂言——九江王已經歸漢,怎麼可能還會發兵助楚!(九江王已歸漢,楚何以得發兵?《史記黥布列傳》)

這位不速之客正是漢王劉季的使者,名字叫隨何。

【隨何】

隨何,他的口才非常了得,而且也很有膽識。他不是將士,而且也不會武功,不會帶兵打仗,更不會攻城略地。他手無寸鐵,看起來似乎還有些柔弱。他是一名說客,可以單憑一張嘴奪得一座城池。這種職業曾在戰國時期非常流行,也非常吃香,如蘇秦。張儀等著名說客不僅位高權重,還哄得各國首腦圍著他們團團轉,時刻牽動著國際局勢發展。

當漢王劉季詢問誰可以出使淮南、說服九江王黥布叛楚的時候,說客隨何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隨何並非不知道此行的危險——像這種到敵營說服對方叛變的軍事任務,是最極端危險的,極有可能有去無回。如果對方不同意,分分鐘可能將使者殺掉,以示決心。

隨何已經預料到這是最壞的結局。

但是,隨何並沒有畏懼。他只要求漢王劉季給他派遣20名使者同行,其他什麼都不需要,連最基本的國禮都沒有準備。

這是一支由說客隨何領隊的20人敢死隊使團,毅然而然的前往九江六縣。但是,當隨何使團來到九江六縣,並沒有受到任何特殊待遇,既沒有被九江王黥布殺掉,也沒有受到九江王黥布的禮遇,甚至連見九江王黥布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隨何使團在九江六縣等了三天,每次都是九江王黥布的廚師來接待他們。因為九江王黥布還在猶豫,既不敢貿然叛楚,也不想與漢結仇。九江王黥布當然知道隨何使團此行的目的,但是他還沒有拿定主意,所以才無限期的拖延隨何、敷衍隨何——好吃好喝地招待隨何,卻始終不肯接見隨何。看來分封之後的九江王黥布真的是膽小了許多,變得優柔寡斷,沒以前那麼果斷兇狠了。

隨何自然明白這層道理。但是,如果無法見到九江王黥布,那麼此行的任務必然無法完成。隨何直接了當地跟這位客氣的廚師說道——九江王不肯見隨何,一定是認為楚國強大而漢國弱小。這恰恰是我此次出使淮南的原因,也正是九江王最應該瞭解的事情。如果九江王認為我隨何說的話沒有道理,可以把我和這20名隨從公開處死,以示背漢歸楚的決心。(王之不見何,必以楚為彊,以漢為弱,此臣之所以為使。使何得見,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聞也;言之而非邪,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質淮南市,以明王倍漢而與楚也。《史記黥布列傳》)

隨何要跟九江王公開攤牌,如果九江王黥布將他們殺掉,那麼也就意味著九江王黥布已經下定決心,選擇站在霸王項羽的那一邊。

回到家鄉稱王的黥布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的戾氣,他聽到隨何的這番話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接見了隨何。

隨何並沒有跟九江王黥布客套,也沒有跟他廢話,一上來就直接擺明最核心的問題——楚漢之爭。

“我一直很納悶,九江王您和霸王項羽到底有什麼親戚關係?”說客隨何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血緣關係,要不然黥布你為什麼要這麼維護項羽。(漢王使臣敬進書大王御者,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史記黥布列傳》)

“我只是被分封在楚國之南,北面稱臣,侍奉霸王。”九江王黥布趕緊撇清這種關係,他只是想中立,並不想攪這趟渾水。他說自己只不過是霸王項羽分封諸多位國王之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寡人北鄉而臣事之。《史記黥布列傳》)

隨何不愧是一名敏銳的說客,每句對話他都能夠捕捉到對方的態度和傾向,知道對方的心理反應,知道對方在思考什麼。從九江王黥布這第一句話中,隨何就已經知道黥布對項羽的態度,知道有機可乘。同時,聰明的說客還可以準確地把握住對話的進度,直擊對方最核心的問題。

接下來,說客隨何詳細地分析了漢王劉季與霸王項羽之間的力量對比,以及九江王黥布在其中所處的位置。

隨何認為,漢王劉季、霸王項羽、九江王黥布,你們大家都是諸侯王,本來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是為什麼你九江王黥布要向霸王項羽屈服,向他稱臣。那一定是九江王黥布你認為霸王項羽強大,可以保護你的九江王國。(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北鄉而臣事之,必以楚為彊,可以託國也。《史記黥布列傳》)

這些都是九江王黥布內心所想的。他很驚訝,因為隨何說得很有道理。九江王黥布耐心地傾聽隨何的分析,不敢打擾他。

但是,接下來隨何的話卻讓他嚇得一身冷汗。因為隨何嚴厲地指責他——護楚不力!既然九江王黥布你認為霸王項羽是你的頂頭上司,那麼作為下屬,就很應該竭盡所能,精忠報國。霸王項羽親自率領軍隊鎮壓齊地叛亂,九江王黥布你就應該帶頭率兵衝鋒陷陣,為霸王項羽解圍才對。但是你卻裝病不出,只是派出區區四千兵馬敷衍了事。再說,漢王劉季攻佔西楚首都彭城,霸王項羽滯留在齊地分身乏術,此時九江王黥布你就應該果斷出動軍隊,到西楚首都彭城替霸王項羽作戰,為君分憂,替君解圍。但實際上呢,九江王你裝病躲在家鄉,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楚,只是冷眼旁觀楚漢相爭。這是作為臣下應該做的嗎,看來九江王你也就是喊喊口號、裝裝樣子罷了。(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眾,身自將之,為楚軍前鋒,今乃發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漢王戰於彭城,項王未出齊也,大王宜騷淮南之兵渡淮,日夜會戰彭城下,大王撫萬人之眾,無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觀其孰勝。夫託國於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託,臣竊為大王不取也。《史記黥布列傳》)

說客隨何直接挑明九江王黥布的小心思,嚇得黥布沒話說。如果這番話被霸王項羽知道,那麼九江王黥布的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