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秦漢歲月> 第十一章 權 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權 位 (1 / 2)

第十一章權位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沙丘。

又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嬴政的屍體依然躺在豪華的車轎裡,帝國的臣民並不知道他們偉大的領袖已經在巡遊途中與世長辭。

在生命最後的時光,陪伴在嬴政身邊的是他最信任的丞相李斯,以及他最心愛的小兒子胡亥。特別是小兒子胡亥,能夠陪伴父親參加巡遊天下這樣重大的國家政務活動,說明他在父親的心裡被寄予了厚重的期望。這是其他20多位皇子所妒忌而又不敢聲張的。畢竟,巡遊天下這樣的國家活動並不常見,嬴政的一生中也就僅有5次,而這是他的最後一次。

胡亥實在沒想到,如此偉岸的父親竟然在這個時候撒手而去。一直生活在溫室的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重大挫折,他感到腦子裡一片空白。

胡亥不知所措,悲傷的慟哭驚慌了周圍的將士。

執政國柄已久的李斯同樣感到震驚和悲傷,他沒想到天子駕崩的噩耗來得如此迅猛,畢竟嬴政此時才50歲不到,尚可有一番作為。但是,李斯很快就收起了悲傷,因為他敏銳的感到,如此重大的事件若處理不好,必然會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

李斯決定封鎖皇帝駕崩的訊息。

【李斯】

李斯擔憂的主要是,皇帝在都城外離世,朝廷又沒有正式確定太子,貿然公佈訊息必然會引起朝廷的猜疑和諸位皇子的爭議。

突然離世的嬴政留下了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他還沒有確定帝國的繼承者。因為他始終認為,選立嗣君是最為重要的國家大事,是事關秦朝發展和存亡的關鍵。選擇哪位皇子,選擇什麼時候公佈,這些都有可能引發重要的政治問題,他需要時間考慮清楚。

當時威望最高的並非陪伴在嬴政身邊的小兒子胡亥,而是胡亥的兄長——扶蘇。

扶蘇此時正在遙遠的北陲守衛邊疆。這並不意味著扶蘇備受重用,賦予厚任。而恰恰相反,扶蘇是被放逐到這裡的。因為前一年,在那場討論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的重要朝廷會議上,扶蘇站錯了佇列,選擇了支援博士淳于越。

嬴政考慮繼承者,扶蘇肯定不會是首選。因為扶蘇的諸多政治觀點,都與嬴政的相悖,更重要的是扶蘇多次在重要的公開場合與自己唱反調。在幾個關鍵的政治議題上,扶蘇都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如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焚書令的推行等等。扶蘇反對郡縣制,反對焚書坑儒,反對北修長城南伐百越,反對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反對大修宮室和驪山陵墓,反對一切的秦朝新政。扶蘇認為,父親實施的這些政策都是錯誤的。他甚至覺得父親就是個暴君,這讓嬴政感到憤怒不已。

雖然扶蘇的客觀條件最為適宜,他是嫡長子,年齡最為適宜,資歷老、威望高,而且也比較有能力,群臣對他也最為認可。但可惜,扶蘇並不認同嬴政引以為豪的新政,扶蘇的政治理念與嬴政的政治理念實在是相差太遠。嬴政最放不下的就是他一手締造的帝國,他建立的這套政治制度。扶蘇客觀條件最為吻合,但是主觀條件卻極度不相符,這是嬴政最為頭疼的。

嬴政原本打算再觀望一下,或許等胡亥長大些,再把皇位傳授給他。他是想把胡亥當做繼承者來培養的。

但是,當嬴政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他知道胡亥目前是難以擔當大任的。因為胡亥實在是年齡太小、資歷太淺了,他是難以對付秦朝緊張而複雜的局勢的,根基還沒有打穩啊。

所以,嬴政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扶蘇。在嬴政彌留之際,他下達了最後一份詔令,命令扶蘇馬上回首都咸陽繼承皇位。在嬴政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考慮的依然是秦朝的千秋萬業。

【趙高】

但這份詔令最終並沒有發出去,也沒有對外公佈,而是被一名宦官截留了。這名宦官就是後來被臭罵千年的趙高,此時他的職責是負責監督和傳遞皇帝的信函及給詔令加蓋御璽,這是個重要崗位。

趙高,他曾是皇子胡亥的法律事務師傅。他對秦朝的法律事務很熟悉,這是秦朝最為看重的一項技能,因為秦國曆來是崇尚法制的國家。秦朝認為,只要把法律的程式都弄清楚,所有人都照著法律的條文來做,那麼國家就會順利的運轉下去。他的書法寫得也很好,參與過秦帝國統一文字工程。

對法律熟悉,也就意味著能夠掌握國家的運轉。書法精湛,也就意味著能夠迅速進入領導的視野。趙高明白這層道理,所以他很刻苦地學習法律和書法,試圖透過學習法律和書法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從這個層面上來,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其實是同一類人,都是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掌握一個好的平臺。所以,趙高理解李斯,也看得出李斯的思慮。

但趙高和李斯又有所不同。李斯學習的是法律的本質,是內在的修煉,實打實的功夫,是跟全國最好的法律教授學習的。而趙高學習的是法律的形式,是死記硬背,只是皮毛。趙高只知道法律是這樣子規定的,自己這樣操作都可以了。但是李斯還要研究法律為什麼要這樣子執行的,法律這樣執行到底行不行,對國家發展、社會穩定有沒有幫助,有沒有貢獻。

趙高是法律工匠,而李斯是法律藝術家。

這可能是因為李斯本身並無任何依靠,也沒有任何資本,所以他才需要把自己的功夫學硬學紮實,這樣他才能找到更好的平臺,而且他的人身相對自由,可以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有充裕的時間去充實自己。但是趙高不行,趙高本身出身秦國宗室,家庭條件優越,卻因母親觸犯刑法而受牽連,被扣留在皇宮從事低階事務。趙高的人身自由並不受自己支配,他不能辭掉自己的工作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他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重要的技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