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年輕的日子》播出。
這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篇的最後一期,陸嚴河舉辦的答謝晚宴成為這一期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期裡,陸嚴河終於成為了主角,整期節目都是圍繞陸嚴河準備這個晚宴,貫穿了其他人的內容,慢慢展開。
準備一個晚宴,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的。
但這些問題,其實很少會暴露在公眾面前。因為大部分情況下,大家也不會有辦這種浮華的大型晚宴的機會。
在節目裡,陸嚴河有一句話廣為流傳。
“這幾年,我有一個體會,不一定正確,但現在是我的行為準則:招待別人,如果五十塊錢都花了,就不要捨不得再花一百塊錢。”
這句話引起了一些爭議,但更多的是討論。
討論人情世故,討論社交法則。
陸嚴河在自己各個社交平臺下面的評論區裡,都看到了一些粉絲在感慨,曾經很少年、很乾淨的那個偶像,現在也有了社會感了。
陸嚴河一愣。
社會感?
陸嚴河想了想,笑了起來。
好吧。
人怎麼樣都會變化的。
怎麼會一直留在一個地方,不發生任何改變呢。
陸嚴河退出自己的社交平臺介面,正要關掉手機,忽然進來了一個訊息。
苗月給他發來了《胭脂扣》的劇版初稿。
她說:終於寫完了,誰都還沒有給,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陸嚴河:好。
他開啟《胭脂扣》電子文件,一看,有四十多萬字,一共二十六集。
陸嚴河轉發給了汪彪,讓他列印成文稿給他。
這太多字了,用手機看比較費勁。
《胭脂扣》的劇版劇本終於出來了初稿。
之前苗月在創作這個劇本的時候,就一直在跟他溝通,保持著聯絡。
陸嚴河知道苗月創作這個劇本的想法——
她在電影版的基礎上,在如花所在的青樓裡,擴充了很多女性的故事,去豐富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細節。
總的來說,故事的劇情主線沒有變化,但做了很多的豐富和填充。比如如花在青樓的生活,電影裡只是淺嘗輒止地點了一下,主要還是聚焦她和十二少在一起的畫面,而事實上,如花在青樓裡的絕大多數時間,十二少都是缺席的。這種情況下,她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除了她,那個時代青樓裡的女人,形形色色,她們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同樣,苗月也在十二少的大家族上做了手腳,給十二少的深情、怯懦和自私,都加上了源頭似的描寫,著重地去描繪了這樣一個大宅院裡的明爭暗鬥、互相坑害與自私涼薄。在這樣一個環境里長大的十二少,既依戀如花給與他的愛情與溫暖,又為他最後沒有與如花一起共赴黃泉打下了一個鋪墊。
同時,她也對現代背景下的那一對情侶做了擴充,把現代男女的婚姻觀、愛情觀融入進來,進行了一個古今對照。在宏大歷史的背景下,如花和十二少的愛情有悲劇性,現代的男女,同樣被家長裡短的東西所糾纏,他們一邊幫助如花找十二少,一邊還要面臨家中的壓力,去審視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愛情。
陸嚴河覺得苗月的這個想法,對《胭脂扣》的改編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苗月沒有想要去拍另一個藝術品,而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去豐富這個故事,從電影版的寫意,充實成劇版的寫實。
陸嚴河一直很期待苗月寫的劇本。
《胭脂扣》這樣一個故事,也正好適合苗月這個年紀來寫。它說到底並不是一個特別厚重的故事,苗月來操刀,不會故作經典姿態,也不會寫成潑天狗血。
但是,《胭脂扣》的劇版該怎麼找演員,這就挺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