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仍然沒有改回自己陸嚴河的狀態,略帶著一分傲慢,點了下頭。
穆肯:“那接下來就看你的表現了。”
陸嚴河仍然沒有說話,只輕輕點了一下下巴。
穆肯轉過身,笑了笑。
他跟陸嚴河拍過第一部,非常清楚陸嚴河現在是什麼狀態。
就像王嘉琦所說的,每個演員都有自己去進入狀態的方式。
陸嚴河是在透過這種方式,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心理建設。
穆肯又給了陸嚴河十分鐘時間,才召集所有演員,跟他們講等下要拍的戲。
這場戲,怎麼說呢。
穆肯是真的很愛這個角色,在劇本里給他設計了一個非常帶感的出場。
抓鬼小隊驚慌失措地逃進這座小鎮,處在極度的恐懼之中,然後,有人就說起了這個小鎮的傳說。
傳說說到一半,裡恩·沃特斯飾演的另一個鬼魂就追過來了。
當抓鬼小隊以為他們要死在這裡的時候,樓梯上傳來一陣緩慢的腳步聲。
陸嚴河就在這裡出場了——
鬼下樓梯是沒有聲音的。
在穆肯的鏡頭設計裡,是一連串變化的特寫鏡頭的切換。
扶手上率先出現的蒼白的手。
面無表情,又隱約流露出一股“高貴的死感”。
當第三聲腳踩在樓梯上的聲音響起時,鏡頭切到了他的腳,陸嚴河的腳,是沒有踩在樓梯上的。
卻有腳步聲發出來。
穆肯給這個出場,光是下樓梯的鏡頭,就有將近三十秒,高達十幾個鏡頭的切換。
這一段的配樂都在開機前就做好了。
穆肯拍攝的現場就找了個音響放出來。
一段緩慢、有著明確節奏點但又有著“寂靜中的驚悚”的旋律。
陸嚴河喜歡穆肯的設計。
他在拍攝恐怖片方面,確實是一個天才。
出場的效果,就是定調。
如果說,第一部里亞裔鬼魂的壓迫感,是來自他的復仇心理。第二部里亞裔鬼魂的壓迫感,則來自他的恐怖實力,以及他對於這一批陌生人因陌生而產生的壓迫和恐怖。
穆肯的每一個設計,都是在放大這一點。
陸嚴河做好準備,走了一遍戲,就到自己的點位等候,等著穆肯開拍了。
現在,他再也不會在現場擔心自己演得不好,或者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演了。
陸嚴河站在樓梯上的時候,忽然反應過來這一點。
最近想著,摘出一點精彩的片段,發DY,自己宣傳推廣一下,走馬觀花地看著之前寫的內容,有一個很自戀的感受——
這本書寫得糟糕的地方是真糟糕,不過,寫得好的地方,也真寫得好,有一套獨一無二的語言節奏。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好了,你們可以扔磚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