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在的陸嚴河是他們願意交好的電影人,那以前呢?
為什麼他剛紅的時候,那些媒體、評論家就似乎對他青睞有加?從《三山》開始,就大唱讚歌?
一個演員,往往剛出現的時候更容易得到讚美,大家都還是有一個包容的心態。不過,這樣的讚美往往難以持續,因為大家會越來越挑剔,尤其是對越來越熟悉的面孔。
可是,陸嚴河卻打破了這個規律。
儘管如此,在《焚火》這部電影上映之前,陳梓妍其實還有點擔心,這部電影在荷西電影節會不會口碑遇冷。
陸嚴河主演的商業片,從來沒有在電影節放映過。
《焚火》是第一部。
評論界會不會因為這部電影是商業片,所以就引來負面的批評呢?
儘管陳梓妍也知道,事實上,評論界並不是那麼地仇視商業片而高捧文藝片。一般情況下,大家也一樣是分開對待的,不會用對待文藝片的標準來對待商業片。
誰也不會腦子傻了吧唧地想要從商業片中去尋找人性的幽微與複雜面。
但是,商業片也分為爆米花電影和有表達的商業片。
如果是爆米花電影的話,大家是一定會毫不留情地開噴的。
陸嚴河倒是不擔心《焚火》本身的主題和題材不受待見。它劇作本身還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主題敘述,一是復仇,二是弒父。在人類的歷史文化中,這兩個主題本身意味著人類精神力的反抗與鬥爭意識。
在這個主題之下,兩個角色的前後期轉變,包括從敵對到攜手,都是沿著主題之下的人物邏輯和故事邏輯推進的。尤其是陸嚴河和商永周兩個人對這兩個角色的處理,都以一種更為內斂的、含蓄的方式去表達他們對角色的理由,少了一些粗淺的直接詮釋,可以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陸嚴河並不擔心這些,他只擔心,大家是不是能接受得了“術式”這個概念。
當然了,西方人有魔法,也沒有什麼接受不了的。
只是,龍巖把《焚火》放到荷西電影節來展映,陸嚴河還是挺佩服他們的勇氣的。
最開始《焚火》在立項的時候,雖然打出來的口號是要做國際大片,實際上他們自己還是很清楚的,《焚火》當時就想著能夠在亞洲的幾個國家突破一下海外票房的成績。
但是,兩年過後,華語電影這兩年在海外的票房表現越來越好,加上陸嚴河主演的片子,國際片商都很感興趣,願意發行,這讓龍巖對《焚火》在歐美地區也有了想法。
《焚火》的放映時間是晚上。
紅毯是晚上六點半開始。
按照電影節官方的安排,陸嚴河和商永周先單獨上紅毯,給在場媒體提供單獨拍攝的機會,其後才是他們跟劇組一起再走一遍。
他們是電影最大的明星,電影節官方有這個安排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陸嚴河沒有想到,他們這部電影的首映禮,楊洲勁竟然也來了。
是龍巖邀請的。
陸嚴河在內場看到了他,沒打招呼,也沒搭理。
這件事,龍巖幹得太垃圾。他不相信之前他們直播間發生的事情,龍巖不知道。即使他們出於商業上的原因,要把楊洲勁給請過來,至少也應該先跟他提前打個招呼,結果連招呼也沒有。
這一次過來,陳梓妍沒有一起過來。陸嚴河想了想,什麼都沒有表示。但是,當黃太帶著楊洲勁準備過來跟他打招呼的時候,他餘光注意到,直接轉身,朝另一邊走去了。
Maxine的鐘本碩今天也來了。
對於這部電影,鍾本碩一直盯著,頗為勢在必得。
畢竟,Maxine本身在亞洲就是最大的流媒體,這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在亞洲各國的電影媒體廣泛報道。有陸嚴河和商永周主演,又有中國那麼多個電影明星參演,這樣的全明星陣容,即使是在日韓印泰也是有號召力的。
這樣的先例並不少。
這種所謂明星雲集的大片,韓國每年都有好幾部。儘管在院線票房上的表現有差異,但無一都能在流媒體獲得不錯的播放成績。
所以,鍾本碩非常重視,想要拿下這部電影。
鍾本碩都挺驚訝,陸嚴河會主動過來找他。
“嚴河,你太勤奮了,又一部電影要跟我們見面了。”鍾本碩熱情地說,“我真想拍攝一部你的紀錄片,記錄你的一年,看看你一年到底能夠做多少事情。”
陸嚴河輕輕笑了笑。
“如果你們想做這個紀錄片,有好的拍攝方案,也不是不行。”陸嚴河說,“你今天過來,是準備拿下流媒體的獨家版權?”
鍾本碩說:“當然,我可是你的忠實粉絲,你的每一部戲,我都激烈地參與競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