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層》第二季開始預熱,釋出宣傳片。
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熱播的劇,現在續集出來,原班人馬全員迴歸,當然備受關注。
陸嚴河作為男主角,並沒有參與大部隊的宣傳行程,其實,不只是他,江軍也沒有。
不過,好在這部劇的明星夠多,即使他們兩個不參與,其他人也一樣可以把宣傳跑起來。
而蔣蘭這個時候做了一件事。
她向《跳起來》的營銷宣傳團隊支付了兩千萬,用於請《跳起來》團隊為《十七層》第二季做宣傳。
陳梓妍說:“人家確實夠聰明,哪怕你跟京臺的關係鬧僵了,她自己還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示好,維持她跟你的私交關係。”
陸嚴河點頭。
《十七層》第二季肯定是有充足的宣傳經費的。
只不過,這筆經費再充足,用到哪兒,那是蔣蘭說了算。
而蔣蘭拿了兩千萬出來給跳起來團隊做劇宣,這絕對是高價。
一方面,正常情況下,劇宣也好,電影宣傳也好,都是“廣撒網”行為,不會在一家宣傳團隊那兒投入太高的經費。
因為再大的宣傳團隊,對於整個市場來說,覆蓋的範圍都是小的。
而跳起來團隊的宣傳營銷,一向是走質不走量。
另一方面,京臺自己本身就是一家體量很大的傳統電視臺,有著自己的媒體矩陣,旗下更有著很多做這一塊業務的公司和工作室。
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們都屬於一個集團。按照慣例,這些資源,一般也都會優先承包給他們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在外面去找。尤其是《十七層》第二季這樣的大熱劇集續作,它需要的其實就是讓大家知道,這部劇要開播了,喜歡這部劇的觀眾記得來看,就夠了,要的是量而不是質。
宣傳重點不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蔣蘭卻找到了跳起來團隊。
其實,現在跳起來團隊最大的盈利專案,就是廣告業務。
因為跳起來本質上還是一個內容平臺,從雜誌,到電子版,到旗下不同的媒體號和內容平臺,以及簽約的作者號……
跳起來現在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媒體矩陣。
這個媒體矩陣大到被很多資本勢力覬覦,每週都有人來談收購。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陳思琦團隊仍然堅持要做其他的業務板塊?
因為任何一家公司,如果盈利來源單一,都很容易受到制約,因抗風險能力低而陷入危機。
宣傳營銷業務,就是陳思琦非常看重的一點。按照跳起來團隊對於宣傳營銷業務的要求,其實這一塊業務的淨利潤無法實現較大增長。他們走的是“精品路線”,個性化定製宣傳營銷方案,而不是跑量。
一切不能跑量的商業模式,都註定了難以實現利潤的量級增長。
但是,陳梓妍認為,這對於跳起來的品牌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時,也能夠透過這個業務板塊,去打通跳起來跟影視圈的關係。要知道,跳起來還有另一塊非常重要的業務,就是IP運營與開發。
所以,對於《十七層》第二季主動找上門來,拿出兩千萬請他們做宣傳,甚至對於宣傳想要達到的效果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要求,陳思琦的第一反應就是——
京臺這又是想要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