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擇日走紅> 第六百八十章 陸嚴河高產似母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章 陸嚴河高產似母豬 (2 / 6)

這一季節目當然還得照常錄製。實際上,節目的播放成績也還是很不錯,畢竟已經養成了很多觀眾。同樣,因為《年輕的日子》沒有因為他們三個人的缺席而使用新的常駐嘉賓,讓節目的粉絲牴觸情緒不是很大——

大家都知道,他們三個會回來。

陸嚴河說:“爭取明年能夠回來錄製。”

彭之行笑著說:“我們都跟真真姐說,以後別集中在八月到十月錄製了,每年湊檔期,只要大家能夠湊出三到五天的檔期,就錄製一次,否則,大家都很忙,以後檔期只會越來越難湊。”

陸嚴河:“這也是個辦法。”

“但是這樣對他們來說很不方便。”彭之行說,“真真姐的團隊其他時間也要做別的節目,不能一直等著我們的時間。”

不是隻有藝人的時間需要協調,其他人也一樣有工作的。

“也是,她的團隊現在就在跟我們一起做《中國好歌曲》。”陸嚴河說,“什麼時候開始錄你知道嗎?”

彭之行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之一。

陸嚴河欽點。

彭之行說:“還沒有,他們還在收歌,目前收到的歌還不是太滿意。”

因為要做的是原創歌曲節目,所以,收歌的質量基本上決定了節目的質量。

陸嚴河非常認可這種做法。

沒有準備好,沒有必要急匆匆地進入到正式製作。

彭之行說起自己明年的計劃,他說:“其實,我挺想讓《之行》這個節目有一點新的東西,在原來的基礎上,我想讓《之行》能夠走出錄影棚。”

“嗯?”陸嚴河有些驚訝,“什麼意思?”

彭之行:“不僅僅是把採訪從室內變成室外那麼簡單,我打算嘗試一下,在《之行》這個節目裡,去做幾期特刊,做訪談紀錄片,不僅僅是聚焦某個人物,而是去聚焦某個主題。”

陸嚴河反應過來,“那是做紀實類的紀錄片嗎?”

“這跟《之行》的節目調性也不太符合,本身《之行》最開始就是作為北極光影片的一個配套宣傳節目而建立的,只是後來慢慢地成為了一檔真正的人物訪談節目,以演藝圈的人為主。”彭之行說,“在這個基礎上,我想做一些有價值的、沉澱下來的選題,你有什麼建議嗎?”

“我……”陸嚴河笑了笑,“這個真的就看你自己想做什麼,是紀實性的,還是批判性的,把節目的討論和價值做到什麼程度,你希望它呈現出怎樣的一種風格,這隻能夠從你自己的想法去開展,但如果你只是做膩了《之行》,所以想換個形式做一做,我覺得這不是單純改變形式就能夠緩解的問題,只要不是真正自己想做的選題,其實換湯不換藥,都是在幹行活兒。”

“你說得太對了,我就是覺得我現在已經把訪談節目做得像一個行活兒了,沒什麼意思。”彭之行說。

“是不是因為採訪物件的原因?”陸嚴河問,“可能你大部分的採訪物件,都不是你真正感興趣的,所以,你對採訪本身的態度就變成了任務式的。”

“也有可能吧,不過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得不說,像你一樣會表達、而且有東西說的採訪物件,太少了。”彭之行說,“我跟你聊天,其實我聊得很有興致,你願意跟我說,我也有好奇心,但有的人吧,肚子裡面可能真的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陸嚴河哭笑不得。

“因為《之行》一開始的定位,就是為北極光影片各個專案做配套宣傳,採訪那些主創。”他說,“採訪物件都不是你選擇的,不過,你現在應該稍微好點了?能有一些選擇權了?”

“有當然是有,但也就那樣吧。”彭之行搖搖頭,“我覺得做訪談節目對我最痛苦的一點就是,跟一般的節目主持,比如《演員的誕生》,我要做的其實就是控場,主導,但並不需要想著做內容,做意義,這一塊的東西,不由我來承擔,可是做訪談節目呢,這個訪談的質量怎麼樣,嘉賓說的內容如何,其實很大一塊壓力壓在我頭上,我又做不到擺爛——其實如果我可以徹底地擺爛就好了,反正很多時候即使我絞盡腦汁,也沒有讓一些訪談的質量高到哪去。”

“說是這麼說,肯定做不到的。”陸嚴河笑,“我很久之前就放棄這樣的想法了,我曾經也跟你一樣,想過擺爛算了。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很多,你只要在過程中盡力了,結果怎麼樣其實不重要了。有的人把它當雞湯,我是把它當成寬慰我自己的一句話,問題不在結果,在於過程不盡力,你事後無論什麼時候回想,都會懊惱。我不想有這樣的懊惱,你其實也一樣。”

“你可說到我心裡頭去了。”彭之行說,“我們在學校裡,老師都教的是價值和意義,到了工作裡,你才發現,所謂的價值和意義,只是你自己附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除了你自己,沒有別人在意。”

“但那些了不起的主持人最後能夠脫穎而出,不就是因為他們甘願給自己戴上這副枷鎖嗎?”陸嚴河笑,“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主持人的,說到底還是這些東西,任何職業都是這樣,你要拒絕做一顆隨時被替換的螺絲釘,你就得有一點市面上沒有這個型號的特殊螺紋。”

彭之行點頭,說:“其實,我有點想做一檔文化類節目了。”

“嗯?”

“就像你一開始跟葉脈網做的那個《城市遊記》一樣。”彭之行說,“可說實話,這類節目確實商業價值不高,我顧慮的還有這一點,就是我想做的東西,商業價值往往沒那麼高,不像《之行》,不管怎麼說,每一期都是名人來上節目,自帶流量。”

“沒事啊,兩邊都兼顧嘛。”陸嚴河說,“就像你建議《年輕的日子》一樣,完全就可以用你《之行》的團隊,對吧?在錄製《之行》的間隙,如果有一個好的選題,就去錄一期,你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你有一個穩定的節目製作團隊,那等你錄完了六期,或者十二期,你就推出來,就當一個試驗品好了,也不影響你平時正常的工作,但卻可以幫你去拓寬你的節目型別。”

彭之行笑著問:“如果我這個時候跟你說,我覺得這樣就太累了,是不是有點討打?”

陸嚴河對他露出了一個微笑。

很多明星藝人、尤其是已經達到一定級別的明星藝人,都沒有那麼勤快、拼命。

一般來說,娛樂圈最拼的是兩類人。

一類是在底層,還沒有混出名頭來的,另一類就是位於當打之年的一線位置,你不拼,周圍一堆人指望著你給他們賺錢、逼著你拼的。

像陸嚴河和江玉倩這種不是靠資本捧出來的超一線,還因為自己對事業有野心、有衝勁成為演藝圈勞模的,屈指可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