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乍一想,是沒有哪個角色特別需要他們那樣一張臉的。現在的影視劇——尤其是電影,幾乎沒有主角是需要男演員有一張清俊貴氣的臉,時代變了。
陸嚴河其實挺喜歡跟陳梓妍一起討論行業的這些變化。
很多東西,真的是兼聽則明。
他對這個行業有自己的看法,別人也有別人的看法。
一個人的視角總是侷限的,而只有真正看到了真實的東西,才能夠結合這個行業的變化,去確定接下來一段時間裡,你應該做什麼樣的作品。
就像不是很多作品放在任何一個檔期都成立的。
每一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現在的《小鬼當家》,沒有頂級明星扛票房,又是一個兒童喜劇題材,除了春節檔,陸嚴河想不到還有哪個檔期適合。
捋清楚了冰原影片為什麼會答應於孟令加楊實意這樣一個看上去不太符合當下選角標準的陣容,也方便陸嚴河弄清楚冰原影片的思考邏輯,方便他後面專案的推進。
為了讓於孟令答應出演這部劇,後面,冰原影片那邊的高層也是三登其門,不斷遊說。
於孟令藉機對劇本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跟冰原影片確認,劇的拍攝最後會怎麼樣拍,會拍成什麼樣子。
這個階段,陸嚴河就退出了。
這時,達倫·威爾遜那邊也傳來了訊息,《活埋》跟Parameter的拍攝協議達成了。
&neter同意了該片使用李治百主演的方案。
&neter同步開啟了跟李治百方的演出合同談判。
林蘇洋根本沒有相關經驗,不得不來請教陳梓妍。
陸嚴河則跟澤比·多伊爾通了好幾個電話,去討論《活埋》的拍攝想法。
澤比·多伊爾竟然想要弄一個貫穿電影始終的長鏡頭。
陸嚴河震驚不已。
長鏡頭當然有長鏡頭的效果,可在《活埋》這樣一個故事裡,去做所謂的長鏡頭,就有點沒有必要了。
本來就是一個人的電影,在這麼逼仄的空間,還做長鏡頭,怎麼想,怎麼覺得扯。
長鏡頭很炫技沒錯,前提是有東西可炫。
又沒有空間的移動,又沒有多個演員之間的視角變化,在《活埋》裡玩長鏡頭,那就是個固定機位下的獨角戲。
說不定還會被人說成“偽紀錄片”。
他又不打算做一個像《布萊爾女巫》那樣的割韭菜片子。
好在,澤比·多伊爾還是一個聽勸的人。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怎麼拍,其實還是要聽導演的。
現在《活埋》這個片子,導演都還沒有找呢。
關於這一點,就不用陸嚴河去發愁了。
&neter這樣一個導演人才庫極其豐富的電影公司,他們肯定會找到合適的導演人選的。
而關於合作協議的另一個重要的地方,則是《活埋》這部電影為陸嚴河及其電影製作公司保留了35%的投資份額——這是要享受優先分紅的份額。
從這一點,就看出來達倫·威爾遜這個好萊塢經紀人的重要性了,在合同具體條款的談判上,他非常兇猛地捍衛著陸嚴河的權益,並且,非常明確地要求Parameter在對電影版權進行任何形式的衍生開發時,都需要獲得陸嚴河方的書面同意。
同時,從《活埋》獲得的任何形式收益,都需要優先對陸嚴河方進行結算,等等。
不僅如此,達倫·威爾遜還建議陸嚴河方這邊跟好萊塢一家靠譜的會計事務所簽約,由他們安排人,代表陸嚴河從前期就進入《活埋》電影的財務工作,獨自掌握一份“不至於被Parameter隱瞞和忽悠”的賬本,瞭解電影的真實製作經費。
不然,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有一幫做賬高手,你喜滋滋地拿著一張支票覺得自己賺了不少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原本你賺得更多。
這個時候,陸嚴河只能夠去跟最負盛名的會計事務所合作,因為沒有熟人,都是陌生的,只能先選擇那些久負盛名的公司。
陳梓妍則說:“這個時候,你該去用一下振華的人脈了,你那麼多學長學姐都在美國那邊工作,尤其是金融和法律這兩方面,多少人啊,有振華這一層關係,可不比你自己直接去找好多了?”
陸嚴河馬上去找了自己在振華的老師。
幾個專案都獲得了實質性的推進,對媒體來說,這當然也是爭奪的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