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拋開商業片不說,你本身在電影領域已經是一個取得傑出成就的年輕藝術家。”陳梓妍說,“好萊塢對於這些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其實就跟暴發戶一樣,他們未必覺得這些藝術家能幫他們賺錢,但都希望能搞到一兩個,來裝點他們的檯面,尤其是商業片。”
陸嚴河說:“一口氣就要籤三部,這讓我有些頭大,我感覺我身上的系列片太多了,《老友記》還在每年一部的拍,《十七層》最後一部還沒有開拍,還有《焚火》和《迷霧》的續集,如果最後《小鬼當家》找不到合適的演員,我還要演《小鬼當家》。”
陳梓妍:“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要做減法了,《迷霧》的續集拍完以後,短期內,不管D19是不是要再啟動第三部,我們都不參加了,這一點之前已經決定了,《十七層》明年也還沒有拍攝計劃,到現在第二部都還沒有定檔呢,如果真的接下《無神》,拍攝檔期是合約裡最需要注意的。”
“我本來還想要減少自己的拍攝節奏。”
“其實,如果《老友記》不按照邊拍邊播的模式,按照正常的拍攝節奏,這部劇每一季的內容,不出一個月就能拍完。”陳梓妍說,“是邊拍邊播這個模式,拉長了它的時間,需要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
“可是我喜歡這種拍攝節奏,它讓我覺得很舒服。”陸嚴河說,“《無神》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機。”
“按照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做法,一般兩年拍攝一部。”陳梓妍說,“這是一個大片系列的正常製作週期。”
“那還好。”陸嚴河說,“就怕又是一年要拍一部。”
陳梓妍說:“按照正常情況下,《焚火》這部大片還沒有拍完,同題材的《無神》是不應該再接了,但情況特殊,《無神》這個系列,它的全球宣傳資源,比《迷霧》都要高几個量級,有利於你的事業。”
“嗯。”陸嚴河點頭。
陳梓妍:“當然,你也可以不拍《無神》,等《迷霧》續集拍完以後,我們再考慮好萊塢的商業片。”
“《無神》這種製作級別的電影,好萊塢一年也就那麼幾部,更不用說有適合我的重要角色了。”陸嚴河自己是分得清輕重的,“都找到我了,我肯定還是想要答應的。”
陳梓妍:“你看,你都很清楚了,這件事我先跟達倫說一聲吧,看看這部電影,他認為我們應該把片酬談到什麼條件。”
達倫·威爾遜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非常吃驚。
作為好萊塢的一個一線經紀人,他卻竟然沒有聽說關於這個專案的訊息,甚至這個專案是從自己的客戶這裡告知的。
好萊塢的經紀人抽成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在好萊塢這個地方,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和複雜的系統,彼此之間約定俗成,透過經紀人這樣一個系統來運轉,所有的影視專案等資訊,都是透過經紀人,才能抵達演員手裡。
簡而言之,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如果想要接到戲,想要被看到,就要有一個在這個局裡的經紀人,把你推介出去,這樣,你才能拿到試鏡的機會。
否則,很多的資訊你可能都無法知道。
壟斷了。
陸嚴河這種級別的演員,外來者,一個根基不在好萊塢的華人演員,在達倫·威爾遜眼中,是非常需要依賴他這個經紀人的。
當然,達倫·威爾遜並不會因此就在陸嚴河面前拿腔作調。
這只是地頭蛇和外來者的資訊差和資源差。
這是天然的差異。
像《無神》這種級別的電影,連達倫·威爾遜這種級別的經紀人現在都還沒有收到訊息,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這個電影專案,還在極早的開發階段,肯定沒有實質推進。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電影方卻找到了陸嚴河,主動爭取他的出演。
這超出了達倫·威爾遜對陸嚴河的判斷。
陸嚴河在好萊塢的發展軌跡,本身也是“前無古人”的,但不管怎麼“前無古人”,他都不是好萊塢的主人,他的軌跡,仍然是一個“配角”的軌跡,是亞裔,無論是角色,還是紅,都與他的“亞裔”身份息息相關。
所以,達倫·威爾遜從始至終都沒有擔心過,陸嚴河要是越來越紅,會踹掉他。
哪怕陸嚴河以後成為了一個享譽世界的電影人,他在好萊塢也還是需要一個熟悉好萊塢情況的經紀人。
達倫·威爾遜正是抱著這種想法與態度,服務的陸嚴河。
故而,知道《無神》繞過他,直接去找了陸嚴河,達倫·威爾遜的第一反應就是罵施密特·勞利不講規矩,第二反應是,陸嚴河竟然被施密特·勞利重視到“不講規矩”的程度。
這個程度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一句話:施密特·勞利希望他和陸嚴河之間的聯絡,是私人關係。
《辦公室風雲》的私下放映會,達倫·威爾遜親自開車來接陸嚴河。
因為沒有媒體,也不是公開放映,比較輕鬆。
甚至他們之前都問,需不需要準備一份中文字幕的版本。
無論是愛德華·霍奇森本人,還是他的公關經理,似乎都很重視陸嚴河的態度。
之前陸嚴河其實也有些奇怪,如果他真的在媒體上公開稱讚愛德華·霍奇森的表演,為他造勢,難道真的能為愛德華·霍奇森的頒獎季征程提供很大的助力嗎?
他有這樣的力量,怎麼自己拿不到一個有分量的獎項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