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特立最終還是拒絕了《小鬼當家》這部電影。
雖然遺憾,不過,陸嚴河卻並沒有太感到意外。
當初想到找劉特立,也實屬一個突然的念頭。實際上,像劉特立這樣的演員,要是答應來演《小鬼當家》,反而才是一個讓人感到驚喜的選擇吧。
陸嚴河把劉特立的這個決定告訴了陳寅他們。
陳寅發了一個“嘆氣”的表情包。
但不到一秒功夫,陳寅就又說:如果我們請江軍老師來演呢?
陸嚴河一愣。
江軍?
為什麼之前沒有考慮過江軍老師?
無論是《十七層》,還是《魷魚遊戲》,或者是《武林外傳》裡的邢捕頭,江軍老師的角色都是那種正面的、閱歷經驗無一不缺、有一定成熟男人魅力的角色。
所以,找他來演《小鬼當家》,是陸嚴河之前根本沒有想過的事情。
是存在於陸嚴河思維盲點的事情。
可是,陳寅這麼一點出來,又讓陸嚴河覺得,未嘗不可。
他來演《小鬼當家》的話,跟劉特立來演是一個路子的驚喜,對觀眾來說,是一次非常大的形象顛覆。
但是,也還是那個問題,江軍會來演嗎?
如果陸嚴河親自邀請,他相信,江軍肯定會答應的。
可是從江軍的內心來說呢?
陸嚴河不知道江軍會怎麼想。
劉特立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演員,江軍又何嘗不是?
能夠走到他們這一步、這個位置,都不容易。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陸嚴河不想用人情勉強別人拍一部不想拍的戲。
陸嚴河想了想,跟陳寅說:你給江軍老師發劇本吧,看看他的意見,別提我。
陳寅:瞭解。
陸嚴河最後那三個字是什麼意思,陳寅顯然很清楚。
江軍拿到的劇本,是沒有陸嚴河署名的。
加上《小鬼當家》這個劇本流出去的訊息並不多,江軍並不知道,這個劇本是陸嚴河寫的。
他翻完這個劇本,其實挺喜歡的,因為很有趣,有一種童話式的搞笑。
但是這兩個笨賊的角色,太標籤化,讓他覺得沒有什麼挑戰性。
江軍問了陳寅一句:“這個角色你們還有別的備選演員嗎?”
陳寅明白陸嚴河那句話的意思,所以說:“有在看其他的演員,但因為您跟咱們靈河合作很多嘛,所以,劇本也先送給您看看。”
江軍說:“其實我還挺喜歡這個劇本的,但是這個笨賊的角色,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模子,基本上就是個樣子戲,沒有什麼人物性,我擔心我演這樣的角色,觀眾並不一定買賬。”
陳寅聽江軍這麼說,就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了。
陳寅心下無奈地笑了笑。
還真是,單論劇本,這個劇本雖然好,誰都看得出的好,但第一主角是個小孩,兩個笨賊又那麼的特徵鮮明,像童話故事裡才會有的那種從一而終的大反派,對劉特立和江軍這種已經成名、對錶演有追求的演員來說,吸引力實在不大。
陳寅把江軍的反饋也跟陸嚴河說了。
陸嚴河:“果然,這個劇本的吸引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主要是題材的問題。”陳寅可不希望陸嚴河因此覺得他的劇本沒有那麼好,“他們兩個都是好演員,會看劇本,他們的反饋都說劇本好,但他們也知道,這部電影的核心不在這兩個笨賊,在小孩身上,故而這部電影的吸引力必然要小很多。”